第(1/3)頁 李恪一路隨李世民回到宮中。 李世民對他說道:“恪兒,如今也就是你最少讓朕操心,日后要繼續勤勉上進,成為朕的左膀右臂。” 說著,李世民賜給李恪一大堆封賞。 李恪謝恩之后說道:“父皇,其實這次修建溫泉山莊,有個人給我提出了不少有用的想法,要論功行賞的話,可不能少了他。” 李世民好奇道:“喔?這人是誰?” “是鴻臚寺左丞田文賓。” 李世民微微點頭,“這人朕知道,不過之前似乎并沒有展露出什么太出眾的才干,既然他幫了你不少的忙,那便讓他明日入朝覲見吧。” “兒臣先替田大人謝恩!” 李恪從皇宮內院出來,可以算得上是滿載而歸,不過相較于李世民的這些賞賜,他更加在意的其實是另外兩件事。 這次驪山之行,李恪收獲巨大,李世民對他愈發器重,那些大臣們也開始見風使舵,朝局的氣象正在潛移默化中轉變,吳王府的地位則是穩步提升。 而對于李恪來說,最重要的是發現了野馬種群以及岑文本的主動投效。 李恪深知在這個時代,騎兵占據著戰場上至關重要的地位,他可以利用那些野馬組建一支戰斗力強悍的騎兵。 當然,這些還是后話,現在最重要的是保護好那些野馬種群,以后可以不斷繁衍壯大,良馬對于中原地區來說是無比珍貴的戰略資源。 同時為了不讓其他人染指,李恪讓霍去病繼續留在驪山練兵,這樣可以一舉兩得。 至于光祿大夫岑文本,這人在朝中有一定聲望,而且他還是當代文學大家,深得很多讀書人的推崇。 如果他投入吳王府效力,對李恪而言是莫大的幫助。 在返回吳王府的半途中,李恪的耳邊開始響起系統的提示音,他料到隨著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提升,命運軌跡當然也隨之改變。 【叮!恭喜宿主大幅提升李世民的好感度,本次獲得1000*積分,同時可抽取一名三國時期武將作為下屬。】 李恪登時眼前一亮,這個選項他還是第一次碰到,如果能幸運的抽取到三國名將加入自己麾下,那簡直勝過千軍萬馬。 問題就在于究竟怎樣抽取,三國時期有名有姓載于史冊的將領怕是有多達上千人,如果是在這么大的基數下進行抽取,那選中諸如呂布、關羽、馬超這樣的猛人的概率,豈不是少之又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