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九一聽,接著問道:“是哪兒不對勁?” 小婦人顯然有難言之隱,倒是一旁的大夫見這個小娘子這么關心,莫不是事出有因,于是說道:“這藥倒也沒錯,補身的,但湯藥入口依人而定,不能隨意服用。” “此藥遇上寒癥之人,吃后會氣血上涌,偶有流鼻血,或者下身酸痛,月事不調(diào)等,有病還是請大夫診脈細看,方為上策。” 宋九聽了大夫的話,算是明白了,再細看這小婦人的模樣,不是說受補氣血上涌,怎么卻面色蒼白,顯得虛浮無力? 大夫也是忙碌,給小婦人開了藥方,下一位又上前把脈了。 宋九不好再停留,只好先離開了藥鋪。 到了外頭,陽光高照,宋九又回頭看了一眼藥鋪匾額,上頭寫著懸壺濟世四個字,倒與別家鋪面不同,并沒有別的稱謂。 坐著牛車,再買些日用品和調(diào)料之類的,然后在街頭吃碗湯面,夫妻兩人準備回去了。 在街頭轉(zhuǎn)了一圈,沒遇上收皮貨的商人,帶來的老狼皮只得收了起來,等下次入城再探探。 夫妻兩人尋了一處面棚,這兒來往的多是行商之人,他們的穿著少有補丁,夫妻兩人尋了陰涼之處坐下,點了兩大碗肉湯面,二十個大錢。 等面的時候,宋九看到街頭對面正是間酒樓,上頭匾額寫著“福祿酒樓”四個大字。 這兒還是城東頭,瞧著酒樓門前熱鬧得跟戲樓里一樣,進進出出的都是有錢人。 面上來了,夫妻兩人默默地吃了起來。 此時福祿酒樓對面三樓雅間里,臨窗之處,晉王妃小裴氏坐在里頭,她已經(jīng)在這兒等她姐姐半日了,還沒有來,看來是真的不會再來了。 滿桌佳肴,小裴氏根本沒有食欲,一旁陪伴著的正是朱姑娘,見小裴氏心神不寧,這就朝身邊下人使了個眼色。 身邊的嬤嬤趕緊退下,很快提來一籃子京城糕點,這是從京城一路上用冰塊儲存,快馬加鞭送來的,費盡了心思。 “姨母,我娘找人今個兒早上送來的,京城留芳齋的糕點,正是姨母平素喜歡吃的口味呢,姨母嘗嘗看。” 小裴氏看了一眼朱氏,臉色卻沒有什么變化。 糕點放到了桌上,小裴氏淺嘗一口,也失了興趣。 當真以為她眷念著京城的味道?不,她反而喜歡上了安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