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大業(yè)還要再問,任婆子從田埂上高一腳低一腳的跑過來,繡鞋踩了一腳的泥巴也顧不上了,終于追了上來,還喘著粗氣,就聽到差兵直接開口相問:“這位小婦人今年到底有多大?” 宋九看到婆母趕來站不穩(wěn)的樣子,連忙上前相扶,任榮長扶住母親的手,任婆子終于站穩(wěn)了,心卻沉到了谷底,完了,三媳婦被發(fā)現(xiàn)了。 該死的小妹,要不是她在王府里招惹那些人,把災(zāi)禍帶到安城來,也不會有今天這事。 任婆子心頭著急,暗自想著:“老三媳婦懷孕的事千萬不能被這些人登在花名冊上,一定是上頭還不知道誰才是懷了榮家的正統(tǒng)血脈,才故意這么尋找的?!? “只要不登記在花名冊上,上頭的人就不會發(fā)現(xiàn)她家老三媳婦的存在,肚里的孩子就沒事兒了?!? 任婆子這么一想,立即從袖里拿出一個銀袋來,她打算賄賂差兵。 只是宋九在聽到婆母的心聲后,心頭震驚的同時,她竟然還聽到了村長和兩位差兵的想法。 村長得到的消息是,這些年輕的孕婦能給安城帶來福氣,將來國師求雨指不定有用處,所以一個也不能漏下。 而兩位差兵的心頭想法卻是奇怪,他們目標(biāo)很明確,尋到十六到十八歲之間懷有身孕的小婦人,登記在花名冊上交給國師。 這幾人的想法都跟國師求雨有關(guān),可是為何她婆母的想法卻是與榮家正統(tǒng)血脈有關(guān),這中間到底是什么陰謀? 宋九的腦子感覺不夠用了,但是出于母親的本能,她一定要護(hù)住腹里的孩子,求雨雖是對安城百姓的好事,可是她不是圣母,她是個凡人,她得先顧著自己腹里的孩子。 當(dāng)宋九看到婆母拿出的錢袋,就知道婆母的用意了,而眼前的差兵是絕不可能受賄賂的,眼下安城求雨是大事,又是當(dāng)今國師親自來求雨,怎么可能受他們的賄賂,這樣反而只會暴露了他們的心思。 于是宋九握住了婆母的手,將銀袋按在掌心,接著回答幾位緊緊盯著她的差兵,說道:“我今年才十五,開年才及笄,婆母最是清楚,去年將我從石頭村接過來的時候,又瘦又小,我那個時候還沒有長開?!? 周大業(yè)想起任家老三媳婦初來水鄉(xiāng)村的樣子,的確是又瘦又小,石頭村那么貧窮,還真不好說這孩子的年紀(jì),也怪這三年旱災(zāi),餓死了多少人。 這年頭誰家娶媳婦不溫養(yǎng)一兩年才懷上身孕,都是任家人生活好,這孩子看著長大了不少。 宋九一番話讓任婆子有些摸不著頭腦,任婆子也立即反應(yīng)過來,這些人為何一直問老三媳婦的年紀(jì)? 兩位差兵郁悶的看向周大業(yè),“身為村長,你連村里人的年紀(jì)都不清楚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