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就是韓府,這就是韓家父子,或者說是家風,尊重、信任、感恩、榮辱與共、生死與共。 韓百韌認字,卻不讀四書五經,總是以大老粗自居。 不過老韓從不覺得自己比誰卑微,無論是沙場上還是官場上。 韓百韌很清醒。 他的娘,也就是韓佑的奶奶,一輩子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沒看過四書五經,沒拿過筆,也不懂什么圣人教化或是婦人的三從四德,可老太太這輩子過的很開心,該吃吃該喝喝,養育兒子,幫著夫君做農活,上山砍柴后院挑水,沒見過大世面,沒出過遠門,一輩子也沒什么遺憾。 反倒是韓百韌的老爹,因為幾本兵書,因為知道祖上榮光,憂愁了半輩子,抉擇了半輩子。 韓百韌不希望自己過的難受,更不希望韓佑過的難受,同樣不希望在乎的人過的難受,沒個人又沒個人的活法,他要做的就是尊重與支持。 哪怕如今在京中混,成了柱國將軍,韓百韌也從來不按規矩來,更不會遵守令他不爽的規矩。 王海并非他曾經的親隨,因為王山的關系才在韓府做了門子。 其實門子也不是下人不下人,除了跟著韓百韌在京兆府當文吏的王山外,其實都是下人,包括名義上的管家秦大爺也是如此,沒有什么高低之分,就是頂著個名頭罷了。 那時即便王海不是韓百韌當年親隨,大家也沒有對他區別對待,都是軍伍出身,不講究什么高低尊卑。 之后王海就一直跟著韓佑了,韓百韌嘴上不說,心里清楚,二人形影不離,經歷了所有事直到今天,韓百韌早就將王海當親兒子看待了。 趙泰要將趙飛魚許配給王海,韓百韌也挺重視的,所以才會問王海愿不愿意,如果王海不愿意,趙泰就是說破了天也沒用,收了錢的韓府該不認賬還是不認賬,韓百韌根本不在乎趙泰,他連趙家都不在乎,真要惹急眼了,官袍一脫回到南地叫上些老兄弟上山為匪幾日就罷了。 現在既然王海同意了,韓百韌也就不過問了,之后的事情韓佑操辦就好。 至于韓佑口中說要向天子要賞賜什么的,韓百韌就更不在乎了,關于韓佑的事,他鮮少過問。 一群人快到皇宮時就分別了,韓百韌要帶領一營京衛護衛出城的君臣。 韓佑今日穿的是儀刀衛的衣服,一身黑,只不過沒有佩刀,等到了皇宮時,光看見上百輛馬車,沒見到天子玉輦。 還有一刻鐘就要出發,韓佑下了馬,東看西看,臣子們就和要去春游的小學生似的站在馬車旁邊,低頭交流著。 見到韓佑來了,周圍的臣子們齊齊望了過去。 “陛下的玉輦呢?” 韓佑來到最近的一名禮部官員面前:“不是你們這邊怎么安排的,要陛下腿兒著去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