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三十六章 不過加上江義沛離京前在京城拖上司買的,好歹算是湊了一下小批藥材出來,在空間里的小藥房里保存著。 治些風寒濕熱的小病是足夠了。 但草藥肯定是越多越好,不然等三個月暴雨期過后,藥材是幾乎就不可能找得到了。 有病沒藥醫。 砸蔣大夫招牌。 “伯娘,這有車前草。”江修彬喊道,蹲下握住根部上面一點,咔咔一頓拔,然后丟到了蔣素英的背簍里。 車前草,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草與子同功,可清膀胱熱,利腎氣。 也有止血的功效,在地里干農活要是弄傷了手,嚼爛或者搗爛,敷在傷口上,血很快就會止住。 因為多,所以價錢也便宜,曬干了才一文錢一斤。 以前江家還窮的時候,蔣素英教過江義濤他們認常見的草藥。 像車前草,夏枯草,龍葵,薺菜等。 薺菜,很多人只聽說過薺菜鲅魚餃子,但其實它也是一種藥材,全草可入藥,性平味甘,入手少陰太陰足厥陰三經,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還可治痢疾水腫,淋病便血,月經過多。 屋背山挺大的,物產豐富。 野菜,常見的藥材很多。 筍子,菇子,野菜,山雞,野鳥,野兔,甚至還有野豬。 聽說野豬精得很,山里找不到東西吃就經常夜里下山來偷菜偷雞,改善伙食。 所以村里除了獵戶都不太敢往深山里去,都是在前山里轉悠,撿撿柴火,采采野菜,偶爾運氣好還能碰上野兔野雞。 靠山吃山這句話可不是空話,這座屋背山養活了江家村祖祖輩輩子孫。 今天是突然搶收,山里才沒人。 江義沛中了舉人之后,不用再計算著一文錢掰成兩半花,蔣素英也不再藏私,碰巧遇上了,有人問了,她也會跟村里人提一提能賣錢的草藥,算是賣個人情。 所以現在村里人也會到前山采草藥,以至于現在山腳下沒什么草藥了,往上走一走偶爾能遇上些。 現在天晴,山路還算好走,只是走著走著江修勉開始一邊走一邊從衣服上摘什么東西往下丟,皺著眉,一張厭世臉。 “這些粘頭婆真的太討厭了,粘得我滿身都是。”他旁邊的江修彬也一路走一路丟,嘀咕著。 江筱米卻是毫不在意,它粘就粘唄,又不會少塊肉。 “誒誒!”蔣素英道:“別丟,收起來。這是蒼耳子,能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等。以后感冒鼻塞用得上。” 不過要謹遵醫囑,畢竟有小毒。 江修彬捏著一顆剛要丟,聞言:“這東西還是藥啊?” 蔣素英原身自己都不知道這味中藥,自然就教不了別人。 古代的蔣素英和現代的蔣素英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不說醫術,僅僅是知識儲備,也不是她能比得上的,畢竟蔣素英系統學習的是中華幾千年積累的瑰寶精華,且有臨床三十多年的經驗。 蒼耳入藥村里人不知道,且粘衣服上又討人厭,就算被砍了也很快能長起來,這地方長了一大片。 蒼耳的根、莖,花、子有不同的藥用價值,因為太多了,又沒人要,暫時不管它,等回去叫人帶工具來。 繼續往上走。 發現了一大片艾葉。 也是好東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