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江安等人點點頭,表示理解。 船長則繼續他的故事:“戰斗結束后,我們本以為可以暫時休息了。但那位老同志卻告訴我們,必須繼續追擊敵人。即使我們明知道追不上他們,也要擺出追擊的態勢。” “這樣做是為了讓敵人誤以為這里的不是一群傷員,而是一群提前埋伏好、了解他們軍事行動的戰士。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們不會殺個回馬槍。” 張哲杰在旁邊好奇地問道:“當時的情況,如果他們選擇暫時撤退,是不是還會折返回來,查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船長微微一笑,回答道:“你這么說其實也沒錯,但更準確來講,他們是戰術性撤退。因為遇到了抵抗,情況與計劃中不符,為了減少傷亡,他們會選擇撤退。撤退后的第一時間,他們就會分析戰況,一旦被他們察覺到問題,那這個醫院恐怕就危險了。” 老張點了點頭,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樣。可是,如果這邊醫院一打仗,難道其他周圍的隊伍就不會過來支援嗎?” “支援是一定會有的,” 船長懇切地說,“但我們無法確定支援隊伍何時能趕到。他們需要規劃支援路線,同時上級領導還要對支援的部隊進行挑選。并不是距離最近的隊伍就一定會來支援你,這個道理你們能理解嗎?” 江安幾人搖了搖頭,表示不太明白。 船長哈哈一笑,解釋道:“有些部隊即使離你很近,也不能輕易行動。因為他們一旦行動,就可能會暴露更大的位置,或者讓敵人更加了解我們的軍事意圖。所以在戰場上,等待救援并不是最明智的選擇,一定要學會自己尋找反攻的機會。” 船長繼續回憶道:“那場仗其實非常慘烈。雖然只持續了幾十分鐘,槍聲也沒響幾下,但好幾個傷員直接倒在我身邊。我的腿上也中了一槍,所以你們剛才看到我走路時微微有點跛腳,就是當時留下的傷痕。” 有人問:“那您是不是就因為這次受傷從戰場上撤下來了?” “小姑娘,你這么說可就錯了。” 船長搖頭道,“以我當時的情況,離開戰場可不是那么簡單。我的腿和肚子都受了傷,再加上和敵人對抗時傷口全都裂開了。那會兒如果把我轉移下戰場,我恐怕更容易死在路上。” “您難道就是在戰場上這么堅持下來的?” 幾個女孩子難以置信地看著船長 。船長肯定地點了點頭:“沒錯,我就是在戰場上堅持下來的。我當時躺在病床上幾十天,等到能下地的時候,戰斗也基本快結束了。” 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表的堅韌和毅力。 “我當時想著自己康復之后可以馬上歸隊,和班長以及其他的同志們好好聚一聚。因為戰斗快結束了,我們也比較輕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