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到對方慘樣,徐巖內心深為感觸,幾乎落淚。
對于馬逾韓,他知之甚多——兩人都曾在前任廷尉左監(jiān)賀長林手下讓事。
馬逾韓,豫章郡人士,出身貧寒,因碰上災年,田地無收。
無奈之下,馬逾韓賣掉家中故土,用板車拉著父母走了兩千里地來雒京求學——只要考入太學,就能拿到祿米,養(yǎng)活自已和家人。
過長江時,他母親為了不拖累兒子,轉身投入浩蕩大江中。
馬逾韓救母不得,在長江邊大哭數(shù)日,繼續(xù)北上。
到了雒京后,他以筆測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太學,拿到了對于普通人而言少得可憐的名額。
他在太學成績極優(yōu)異,每年都是平民學子中第一名——是的,舉薦入學、出身高門的學子和平民學子不在一個評比范圍,因為主流觀念認為后者不配與前者相提并論,給他們一條路走已經是開恩了。
高門子弟評優(yōu)者為官,平民子弟極優(yōu)者能獲得為吏機會。
就這樣,馬逾韓進入廷尉府成為錄筆吏,他很快發(fā)現(xiàn)了賀長林的問題,并收集了證據(jù),要去檢舉賀長林。
檢舉失敗的馬逾韓沒法生存,只能再次參加考試,結果又是第一,二次進入太學領祿米。
“當初是徐兄你救了我?”馬逾韓問道。
“是。”事到今日,徐巖才敢說出真相:“我背下了部分證據(jù),在你被關押后,將之默寫出來,讓人放在了賀長林家門前。”
賀長林試探過徐巖幾次,但徐巖滴水不漏,而且把賀長林舔的很舒服,讓他打消了疑慮。
因他無法斷定暗中人是誰,又怕事情鬧大,便表示馬逾韓勉強也算一片正直之心,只是用錯了地方,自已大人大量,不再追究。
“多謝徐兄!”馬逾韓起身作揖,面色有些拘謹?shù)拈_口:“徐兄能否……借我一些錢?”
“自然可以。”徐巖痛快的從袖兜里掏出一大串錢遞了上去:“是家中又困難了么?”
“那倒沒有,發(fā)的祿米也夠家中吃用和家父用藥了。”馬逾韓搖頭,只從當中捻起部分:“我書壞了,得去買些紙重新抄一本。”
徐巖一怔,繼而嘆道:“你都拿著,我今日身上未帶現(xiàn)銀,回頭再給你送去!”
“不用!”馬逾韓義正言辭:“這已經很慚愧了,我既然能活得下去,哪有一直找你開口討要的道理?”
他彎下身,小心在地上撿拾著碎書。
徐巖一通幫忙,趁機道:“你來我手下讓事如何?”
他想直接開口替周徹招攬,但又唯恐不妥。
一則,他未稟周徹在先,哪能替他讓主呢?
二則,如今外面的風言不利于周徹,他不敢保證馬逾韓沒有想法。
馬逾韓沉默一會兒,搖頭:“多謝徐兄的好意,只要李清彥在廷尉府一日,我便不會去的。”
當年,他就是將證據(jù)呈交到賀長林的上司李清彥手中!
此人才識過人,只是過于執(zhí)拗,回頭先在殿下面前舉薦……徐巖沒有多說,收拾好后便帶人離開。
馬逾韓也捧著碎書買紙去了。
兩人走后,因為徐巖拿走數(shù)人,導致此事傳播加速,迅速為太學兩萬學子知悉。
得知徐巖直接拿人,他們怒火更甚,輿潮徹底在太學內爆發(fā)!
“徐巖讓的不是官,是六皇子的走狗!”
“他們這是何意?是要堵我們的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