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立國后,只有徐達等幾人有帶兵出征機會。 而現在,大明的兵馬雖然看起來很多,可戰力卻比以前弱了許多。 “陛下,以前上戰場,將士們還有功勞可分,可現在沒有功勞,他們每個月的軍餉就那么點,還不如自己在家種地。” “而且,很難再征到新兵,大家嫌棄沒銀子。” “如此下去,咱們大明將士除了老弱病殘者就沒人了。” “臣雖年事已高,但還能為陛下分憂,可也不能看著軍中后繼無人啊!” “軍餉微薄,只怕少有人愿意為我大明效力。” 徐達說得不客氣,卻也是現實。 現在的大明安定下來,少了戰爭自然軍功也沒了,將士們哪里還有期盼? 大明逐漸穩定,將士們的俸祿卻比百姓還低,這日子還怎么過? 軍人也是人,也要養家的。 這么一來,誰也不想再從軍,誰也不愿意為國戰斗。 聽到徐達的這番話,朱元璋也是陷入了沉思。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但他必須要想清楚。 見著朱元璋若有所思,徐達趕忙補充,“現在跟之前又有些不一樣了。” “好比說這接近兩千萬兩銀子,用在十五萬大軍上,一人一年四十兩銀子軍餉,這項開支了六百萬兩銀子,再用四百萬兩銀子用于獎勵,提高了將士們的待遇。” “剩下的用于操練,武裝和鍛造武器,既可以提升將士的實力,還能增強軍隊的武器裝備,畢竟火炮這玩意兒也挺耗銀子的。” “這樣一來,大明軍力就永不會枯竭!” “還能隨時保持最佳狀態!足以應付一切!” 徐達的這番話,無疑是觸動了朱元璋的神經。 “陛下,福建的將士待遇很好,比其他地方要好很多,平民參軍踴躍,臣可是層層挑選,這才最終確定了這十五萬將士!” “他們絲毫不遜色于我們之前培養出來的老兵。” “紀律性也很強,絕不會有任何差錯!” 就憑紀律這一點,就遠超他們之前帶的那些老兵,而那些老兵,如今已經變成了一群烏合之眾。 仗著自己有經驗,什么都不做,只知道貪得無厭!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 “每一項都需要銀兩支撐,說是打點費,其實就是軍費,臣和宋隱絕對沒有私吞!” “再說了,每次護衛商隊出海,宋隱都參與,他也沒有貪污,畢竟這些將士就沒花過朝廷一文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