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棣和一眾藩王及文武百官,終于達成共識,終于不再反對給宋隱封異姓王。 宋隱此時才終于找到開口機會。 “我何德何能,能承受皇上如此厚愛?” “宋師不必有負擔。” 朱棣微微一笑,“宋師對大明江山貢獻極大,就此一項,就足夠封王。” 說完,朱棣向朱橚、朱高熾、朱高燧等一眾藩王看去。 “太子,諸王,你們意下如何?” 朱高熾連忙拱手,“父皇英明,兒臣謹遵父皇決定!” 朱橚也微微頷首,“皇上英明,臣弟謹遵皇上之意!” “臣弟附議!” 一眾藩王,紛紛點頭。 不過就是一個郡主,也才得了一個縣,說白了也該是國公待遇。 況且,在此關鍵時刻,無人愿意招惹朱棣。 “既然諸位無人反對,禮部稍后就定出詳細章程。” “是,皇上。” 禮部尚書鄧林海連忙應下。 其他文武百官,除了羨慕嫉妒,并沒有開口反對。 宋隱只得謝恩,“微臣謝皇上賞賜。” 朱棣滿意地笑了,“還有替大明尋回玉米的賀曉等商賈,同樣有功,也應重賞。” “皇上所言極是。” 有了封異姓王刺激,再賞賜商賈和船員,在百官看來,都是小事。 “沒有賀曉鍥而不舍尋找,沒有船員精心照料,玉米也無法回到大明。” “為了鼓勵大明商賈和船員,替大明尋找更多高產糧食,咱認為,所有船員皆賞銀兩百兩,布匹三十,大米十石,十畝良田,并免賦稅兩年。” “皇上英明!” 文武百官紛紛贊同,這些賞賜,并不多。 朱棣繼續,“至于首功賀曉,封為縣子!” “什么?縣子?” 一眾藩王和文武百官,全都瞠目結舌,嘩然一片。 要知道,大明的五等爵位中,封賞的都是伯爵、侯爵、公爵,還沒有封過子爵和男爵。 即便是子爵和男爵,多用來追贈。 現在,竟然要封一個商賈為子爵? 文武百官,無人能接受。 “皇上,賀曉區區一個賤商,怎配享受大明子爵福氣啊!” “皇上,萬萬不可啊!” 文武百官,這次勸得真心實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