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夏禹目光掃視一圈,看到這種現象后滿意地點點頭。 看來是顏文翰帶了一個好頭,其他部門都向他學習了。 在他來之前,孫新等人可不會有這種動作,筆記本和筆也不可能隨身帶。 “我們作為一家傳媒公司,影響力應該要全方面的。“ ”但是現在,光是一份《九鼎日報》和一份《經濟》雜志,顯得很單薄,而且這兩個都是側重于財經和商業方面的媒體,雖然都做到了同領域第一,但是由于受眾問題,增長會繼續放緩,所以我們公司需要開辦一份新的報紙。” “《九鼎日報》的定位核心是財經+商業+小說,但是在時政新聞、民生新聞、國際形勢新聞等方面,幾乎都忽略了,這一塊市場等待著我們去發掘,所以新的報紙定位就是這三個,時政+民生+國際形勢。” “報紙名稱待定,你們提供各自的意見,再交給我,我會從中選取一個適合的名稱作為報紙的名稱。” 夏禹緩緩說道。 等待他們記錄完畢,夏禹再次開口道:“你們有什么意見和問題?現在就問吧!” “孫新,你說。” 看到新聞部長孫新舉手,夏禹點名道。 “老板,我有一個問題,剛才您的意思是新報紙的定位是時政+民生+國際形勢,我們新聞部門的員工主要是偏向于財經新聞,許多人對于這類新聞可能把握不到重點,所以想要有好的效果,我的建議是能不能單獨劃分開,重新招聘這類記者,這樣也可以避免對現在的體系造成影響。” “而且,這三個定位上,時政和民生這兩塊,香江都有對應的報紙,比如《明報》就是針對時政,但是在國際形勢這一塊上,目前香江并沒有哪家報紙在做,所以該如何做,我們不熟悉,難度比較大。” “最后,如果要發布國際形勢新聞,就需要我們在其他國家派駐精英人員,才能第一時間把重大的國際新聞傳回來,要鋪設這樣的新聞采集點,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孫新站起來,有些為難地說道,從老板夏禹說完之后,他就知道,新的報紙想要辦起來,擔子最大的還是他們新聞部門,難度太大了,所以他必須趕緊講清楚。 夏禹點點頭,示意他坐下,他繼續問道:“其他人還有什么意見和問題嗎?” “老板,我們通聯部也會遇到和新聞部一樣的問題,通訊人員隊伍建設難度比較大。” 通聯部部長李斌也站了起來說道。 “其他人呢?”夏禹再次看向其他人問道。 孫長發、趙誠、黃文山、張磊等都搖了搖頭,表示沒有問題。 夏禹再次看向了顏文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