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534章東南亞經濟的風向標 弗朗索瓦·密特朗和瑪格麗特·撒切爾雖然同意了。 不過兩人都不會主動表現(xiàn)出改變主意。 而是都等著其他人繼續(xù)游說。 同時趁機讓游說的資本出點血,或是對本國投資,或是對本國的公益事業(yè)領域進行捐款,為他們的政績添磚加瓦。 至于進私人腰包? 這種給光明基金的敵對陣營留下把柄的蠢事,他們倒不會去干。 他們背后的家族在光明基金給的合法投資渠道里的收益,已經十分驚人,早就超過了上億英鎊。 犯不著再拿這種燙手的錢,給自己和黨派留下隱患。 接下來的一些天。 先是歐共體召集臨時會議,通過了關于臨時限制國際資本和保護歐洲金融體系的方案。 緊接著。 西德、英國、法國等大國帶頭出臺政策,政策力度雖然遠不如瑞典,但是對于各國而言卻夠用了。 畢竟最慘的也就只是瑞典而已。 其他個別國家的匯率雖然也被國際資本盯上,但與瑞典相比,只是小打小鬧而已,可控范圍內的波動無所謂。 隨著各國政府強勢介入資本市場,天時已不再。 地利不占,人和也沒有了。 各大財團哪怕不甘心,也只能明智地選擇暫且退去。 不過住友財團和梅隆財團因為經常跟夏禹保持聯(lián)系,所以退地十分從容,該拿到手的東西幾乎都拿到了。 此次吃的是滿嘴流油。 至于洛克菲勒財團和摩根財團,以及其他財團。 作為競爭對手,夏禹可管不著他們是否如意,甚至巴不得他們的收獲不佳。 總而言之。 除了瑞典還在全力接盤穩(wěn)控國內金融秩序,還有西班牙國內的資本還在激烈內斗。 其他各國的資本很快進入了休養(yǎng)生息的階段。 該舔傷口的舔傷口,該消化成果的消化成果。 若不是各大媒體還在繼續(xù)報道,盡量榨取最后一些熱度。 光是看資本市場的動靜,仿佛過去一個多月那波瀾壯闊的金融戰(zhàn)爭并未發(fā)生過一般。 這一次行動,有一點是夏禹十分滿意的。 從去年的香江金融市場保衛(wèi)戰(zhàn)到現(xiàn)在反攻歐洲結束,主要敵人洛希爾家族的實力和影響力,被削弱了三分之一左右。 雖然現(xiàn)在洛希爾家族的實力還處于歐洲第一行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