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廷和的神色又是一變,變得愈發的鄭重了。 作為三朝老臣,他可是親眼見證了孝宗皇帝是如何持身正直,為國為民,然后到了武宗皇帝,又是如何胡鬧,寵信奸佞,把個朝堂鬧得烏煙瘴氣。 從把持朝政,胡作非為的劉瑾,到后來雖有所收斂,卻依然權勢熏天的谷大用、張永、錢寧、江彬…… 這些人或是太監,或是廠衛都督,反正沒一個是朝中循正途提拔起來的臣子,卻又都身居高位,仗著皇權橫行無忌。從而讓多少臣子受苦身死,多少百姓深受其害,家破人亡。 對他們,他可是深惡痛絕,所以在武宗駕崩后,作為當朝首輔的楊廷和就開始著手對付這些奸佞了。 雖然錢寧江彬這樣的錦衣衛頭子,因為是外臣的關系,失去了皇帝的保護,便被迅速拿下,明正典刑。 但是,宮里的那些太監,想要除掉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他想達成的不是鏟除一批,而是徹底斷了太監擅權的可能性。 可這事終究不是他一個外臣能隨意張口發動的,哪怕他已位極人臣,已是大權在手的三朝元老,內閣首輔。 太監是內臣,是皇帝的人,豈容他一個外臣隨意置喙? 至少得找到一個合適的突破口才行。 但目前看來,有了前車之鑒后,這些太監已經小心太多了。 尤其是如谷大用這樣經歷過劉瑾和江彬等人之死的太監,如今更是小心無比,且抱團統一。 至于如黃錦這樣跟著新皇來北京的太監們,至少現在也是看不出任何破綻的。 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楊首輔好久了,此時突然從兒子口中聽說他有法子,自然就讓他為之一驚:“此話當真?” “豈敢拿大話欺騙父親?”楊慎說著,便把拿在手上的一份書文呈了過去,“父親請看。” 在楊廷和打開紙張,快速讀著上頭內容時,楊慎又做出解釋:“就在昨日,國子監前起了場沖突,建昌侯府的下人被錦衣衛的人給當街毆打,聽說傷了不少人。 “兒子便覺著這是個機會,之前父親不是有提過,即便是上疏彈劾廠衛與太監,都有些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么?而且您還顧慮到這會讓陛下產生疑慮,擔心這是朝臣在打擊異己,攻擊皇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