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正因如此,表字也只有獲得讀書階層認同的人才能得到,更是只有師長,尤其是授業老師,才會為學生取字。 黃鳴今日突然提出這個要求,有著兩層用意。 其一就是希望讓自己真正進入到讀書人這個圈層。 畢竟現在的朝堂乃是讀書人的天下,自己想要在京城立足,總不可能真一直頂著個太監兒子的頭銜吧? 其二則是為了拉近與張璧之間的關系。 這段日子以來,他在國子監里就數和張璧這個講官走得最近,兩人間的關系也是相當不錯。 但因為某些緣故,二人終究還是隔了一層。 這一層隔膜只從稱呼上便可看出來,直到今日,黃鳴依然只稱呼對方為先生,而非真正的學生稱呼的老師。 而只要張璧真給黃鳴賜了字,兩人間自然就成標準的師生。 那按如今大明朝文壇官場的規矩,二人就算是徹底綁定在一起了。 黃鳴本以為對方還會推辭一番,畢竟自己太監兒子的身份擺這兒,任何一個愛惜羽毛的讀書人都會有所猶豫,但現在看來,張璧要比自己想的更放得開了。 在沉吟了好一會兒后,張璧終于開口:“我本想自你已經熟讀的論語中為你起個表字,但奈何啊,你這個‘鳴’字在論語中出現得實在太少。 “我也就記起了兩句,一是泰伯第八里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還有就是先進第十一里的‘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然此二句終究有些不合適與你做字,總不能給你取字為鼓攻吧,所以就只能另尋他想。” 黃鳴靜靜聽著,這玩意兒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取的,居然還有這么多講究,又要和名字相貼合,還要考慮用典。 以自己單薄的文化功底,唯一能想到與鳴貼合的典故,就只有“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對了詩經中有一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以此化之,叫你平之如何?” 很快,張璧就想到了一句,覺著還不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