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多少人啊?”許大海放下水舀子。 “恐怕抵有十六七口子人吧,我去瞅了一眼,人是真多啊,我是一個都不認識。”王秀秀笑著道。 那場面是真熱鬧。 “行,待會兒我過去看看。”許大海去爺爺那院兒的時候,小婷子 也被王秀秀從屋里推了出來,笑著道: “帶著小婷子去長長見識吧,天天在家里窩著,見了人都不知道言語了,都快變傻了。” “行啊,小婷子咱們走。” 小婷子邁著小短腿,一路上問個不停。 比如: “爸爸,大栗子鄉在哪兒啊?” “哎呀,老遠老遠了啊,在咱家南邊兒,我也就在十幾歲的時候去過一趟,都十好幾年前的事兒了。”許大海笑著道: “早上天不亮就走,等到了的時候,天就快黑了。一路上要過兩條河。 這還是冬天河都凍上比較好走呢,要是夏天想過去更麻煩。” “那他們為什么來咱家啊?” 小婷子奶聲奶氣的問,雙手插在兜里,邁著小短腿走路還挺可愛。 “他們是來看望你太奶的啊,給你太奶拜年。有的管你太奶叫姑,有的叫姨,湊在一起一塊兒過來嘛。一些年輕的就是他們家的孩子。 他們和你太奶的關系,就類似于你和你梅姑的關系。” 許大海知道小丫頭還小,但有些事和她講一講,也能記得住的。 “哦哦,那這關系也很近嘛。” “當然嘍,親姑,親姨,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親戚了。” 來到爺爺這院兒。 還沒進屋門呢,就聽到屋內傳出哈哈大笑聲,其中有一道聲音很特別,就像是公鴨子在“嘎嘎嘎”大叫一樣。 許大海帶著小婷子進了外屋,再撩開厚厚的棉布簾子進入里屋: “還沒進屋呢,我就聽見我昭叔的大笑聲了,你這聲兒太好認了啊。” “喲~我看看這是誰來了?你小子長高了啊!咋比我躥的還猛呢?不行,咱倆比比!” 和許大海說話的是“畢士昭”,34歲,他是許大海奶奶的親妹妹的兒子,是許大海的表叔。 當然。 按照許家屯周邊的習俗,稱呼別人一般不帶“表”字,帶“表”字顯的有些生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