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天仙若是還有什么塵緣未了,亦或是什么執(zhí)念未消,還想要重回人間,便可以斬出化身,重回人間。 其中有四大難題,分別是:心有所執(zhí)、神力通道、人間容器、胎中之迷。 如果四點(diǎn)難題解決,天仙化身便可在人間正常行走,或是了斷塵緣,或是斬斷執(zhí)念。不過天仙化身初始時沒有一絲一毫的境界修為,需要從頭再來,只是有天仙的感悟經(jīng)驗(yàn),進(jìn)境遠(yuǎn)勝常人。 不過就算修為有成,也不是萬事大吉。天仙化身是來了斷塵緣的,若是這尊化身沾染的因果太多,無法回歸本尊。本尊便只能斬去這尊化身,使其成為獨(dú)立個體。 從這一點(diǎn)上來說,化身是天仙本尊,天仙本尊卻不是化身。 排除萬難之后,化身能夠二次飛升,回歸本尊,天仙的境界修為就能更上一層樓。 這條修行之路,比之其他四仙更為艱難,故而道門典籍中常常用“內(nèi)功圓滿而外功有缺”來形容。 與之相對應(yīng)的,佛門傳承中的大乘菩薩也能轉(zhuǎn)世,修為累世增加,不過比起天仙斬出化身的難度更低,又有相同之處,比如都需要容器,佛門又將容器稱之為色身。 通常需要弟子門人進(jìn)行引導(dǎo),使其開啟秘藏,將這一世色身修成舍利,再通過舍利繼承前世修為,如此累加。 比如凈琉璃大士便是第三世,只是稍遜三師一籌。再轉(zhuǎn)一世,便可不遜色三師。待到第五世,便能媲美一劫仙人。 齊玄素看了眼林元妙手中的小人:“他?大乘菩薩?” 顯然不信。 哪有這種大乘菩薩? 僧人道:“他當(dāng)然不是大乘菩薩,而是我等選定的眾多色身之一。若是菩薩選中了他,再行開悟灌頂,那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 開悟灌頂,只是說得好聽,其實(shí)與奪舍區(qū)別不大。對于大乘菩薩而言,色身的資質(zhì)如何都是細(xì)枝末節(jié),佛門也有變易根骨之法,關(guān)鍵在于是否契合。 齊玄素若有所思道:“那么是哪位菩薩的容器?” 僧人更加遲疑,不過還是說道:“若是小僧說了,不知道長……不知真人能否放我等離去?” 齊玄素卻是毫不客氣:“你先說了再說。你若不言,那么我現(xiàn)在就將你們拿下,送往西域道府大雪山行宮詳加審問,到那時候可就由不得你了。” 那僧人卻是打了個寒顫,畢竟佛門此番大敗便是因西域道府而起,西域道府的新任掌府更是殺了蕭和尚,接連擊敗無識法王、孔雀明王、蕭菩薩等佛門高層,一時間名震西陲。 眼見著形勢比人強(qiáng),僧人只好說道:“是凈獅子大士。” 在達(dá)尊沖突中,佛門三大士只有凈琉璃大士親自出面,還有另外兩位大士不曾露面,凈獅子大士便是其中之一,“獅子”在佛門中素有“無畏”的含義,所以凈獅子大士與凈琉璃大士不同,一直是以勇猛無畏著稱于世。 按照道理來說,佛門有戰(zhàn)事,一般都是由凈獅子大士出面。 齊玄素道:“難怪凈獅子大士沒有參與達(dá)尊一戰(zhàn),原來是轉(zhuǎn)世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