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過十余天的休整,五娘也完成了對俘虜的改編,雖然廬陽府的俘虜數量遠不如懷安府的俘虜,但也有一萬余人。 五娘整合改編了一個軍,下轄三個整編鎮和兩個獨立協,沒有水師,卻有三個重炮團,一個方士團。 五娘同樣親自兼任提督軍務總兵官,留下了兩個獨立協分別防守廬陽府和逍遙津,確保后勤補給的暢通,她和蘇元載各率一軍,從兩個方向分別攻向懷南府,配合天師率領的主力大軍,對太平山形成三面合圍之勢。 圍三缺一。 齊玄素的想法并非全殲國師主力,而是要奪取太平山,乃至奪取整個蘆州,以造成的實質性的壓力,迫使以張氣寒為首的鳳麟洲勢力投誠。然后便是靈寶道大軍長驅直入,以鳳麟洲為跳板,奪取新羅半島,進而攻占遼東,截斷秦權殊的退路,最后對齊州、北庭、帝京、晉州、直隸等地形成合圍之勢。 到了這一步,就可以進一步策反太平道中的清微真人等人,促成其臨陣起義,可以最大程度保存道門實力。 在這個想法下,哪怕國師的主力退走,同樣可以實現奪取蘆州的目標,那么就放國師退走好了。 所以這次攻打太平山,在沒有必勝把握的情況下,為了降低自身的傷亡,圍三面而留一面,只要有退路,國師大軍上下就很難生出死戰不退之心。 不過現在看來,國師并不想退,最起碼不想不戰而退,雖然國師的兵力處于劣勢,但占據太平山地利,居高臨下,并非沒有一戰之力,都是道門出身,也沒有兵器或者組織度上的代差,孰勝孰敗,還要打過才能知曉。 天師的中軍行營便設在鳳臺縣。 對于齊玄素來說,這個地方真是再熟悉不過了,如果說玉京紫霄宮是終點,那么鳳臺縣就是起點,這是他的大掌教之夢開始的地方。 當初齊玄素離開鳳臺縣后,就是去了懷南府的府城,然后又去了太平山,乘坐飛舟前往玉京。由此可見鳳臺縣與太平山的距離之近。 天師和國師幾乎是面對面了,若是動用“碎星”這個級別的重炮,完全可以從太平山打到鳳臺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