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歷了六代大掌教和七代大掌教時期的道門亂象之后,八代大掌教集權是必然,可到底怎么個集權法,許多人還是缺乏想象,覺得無外乎是五代大掌教時期的那個搞法,太過依賴大掌教本人,幾乎是一人獨斷而行,又未免有些過了。 時至今日,道門上下終于見識了八代大掌教的手段。通過層層議事盡收金闕之權,大掌教與金闕不再是相互掣肘,同時也拿走了三位副掌教大真人聯合起來就可以否定大掌教命令的權力。 不存在鼎足而三了,大掌教、金闕、副掌教統歸一體,最終所有的權力都到了最高議事的手中。 最高議事內部還是少數服從多數,不過大掌教擁有一個十分關鍵的權力,那就是大掌教負責召集最高議事。 換而言之,什么時候議事,怎么議事,設置議題,推動議事進程,都是大掌教說了算,僅僅是人多也未必好使。 更不必說,副掌教大真人從三位擴充到五位之后,更難以聯合,而紫霄宮掌宮大真人和大掌教所立接班人,本質上都是大掌教的心腹,大掌教還是掌握了近乎絕對的權力。 許多老道士難免憂心忡忡,因為這是動搖國本! 表面上看,大掌教還是大掌教,金闕還是金闕,可實際上當今大掌教儼然是要把玄圣的那一套給掃入了歷史的塵埃之中。 毫不夸張地說,道門的歷史要從八代大掌教這里分為兩截,沛分東西,晉分南北,看似一朝,實則兩代。 可當今情況下,誰又能阻攔八代大掌教? 最忠于玄圣的太平道已然分裂出去,最大的阻礙沒有了,老一輩的六代弟子們飛升在即,有心無力,關鍵是沒有時間,僅憑七代弟子們壓得住八代大掌教嗎? 雖說八代大掌教的威望不如玄圣和五代大掌教,但平定玉京之變,誅殺姚令,穩住了道門局勢,且促成西道門回歸,如今高歌北伐,其威望卻是要遠高于六代大掌教和七代大掌教,如何去壓? 更不必說七代弟子中支持大掌教的也大有人在,以蘇元儀、姚齊、皇甫極、姚懿為首,這也在情理之中,蘇元儀、姚齊、皇甫極等人注定要進入最高議事,本就是既得利益者,如何會反對?姚懿本是戴罪之身,卻一躍成為紫霄宮“內相”,其中恩情自不必多言。 反觀天師,他的確最有資格反對,無奈正一道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天師繼承人上面,什么改制,都暫時顧不得了。 任憑老道士們在心中如何大罵張家鼠目寸光,也是于事無補了。 其實張拘成不是不明白這意味著什么,只是他無所謂。不管怎么說,在這次道門內戰中,張家都是受益人,大掌教集權又如何?這最高議事里還是有他們張家的一席之地,說不得日后張家也能問鼎大掌教尊位。 說白了,周家為什么不得翻身?還不是李家壓著他們,因為當年東皇和沈長生的事情,這才斷送了前途,直到這次李家造反,大掌教才能給周家平反,終于翻身。 張家為什么一直做不了大掌教?還不是當年廢天師之亂鬧的,張家不僅是付出了一個異姓天師的代價,也背上了沉重的歷史包袱,幾乎斷送了大掌教之途。 現在八代大掌教改換新制,就好比從頭開始,那自然是好,張家過去的歷史問題也一筆勾銷,廢天師之亂終究是過去的事情,亂的是玄圣天下,今日擁立之功卻是現在的事情,擁護的是當今大掌教,歷史是為當下服務的。 同理,李家忠誠終究是過去的事情,李家造反則是現在的事情。 張家終于可以卸下歷史包袱,輪到李家背起歷史包袱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