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一家子都很不錯,可惜我卻一直沒什么歸屬感。” “平時除了小欣他們幾個小孩外,幾乎沒人能跟我帶來真正的快樂。 我讀書成績再好,賺的錢一天比一天多,可我的內心總是硬邦邦的,有時連我都討厭這樣的自己。” “家庭于我來講,陌生卻極具吸引力。 我內心深處很渴望很渴望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可惜我卻總摸索不到,體會不得,甚至引來了鄭大同的猜忌。 我不想讓我媽擔心,心事都藏得密密實實,心思異常敏感,個性卻又要強得要命,所以我才會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出走并不是單純的出走,我是想遠離這個環境,甚至包括我媽……于是,我從北方帝都逃去南方海濱。 聽說有人偷渡去南洋創業,渡遠洋遠離大陸,我毫不猶豫上了船。” “船上的那十幾天里,我看過波濤壯闊的大海,也經歷過幾回生死。 船觸礁了,我看到身邊的人害怕死亡時的歇斯底里,硬邦邦的心似乎有了感覺。 我想家了,想媽了,也想你們眾人。 于是,我拼命游,努力游,終于在慌亂中抓到一塊兒木板。” “那時夜黑風高,海浪像一塊塊的黑幕,不停席卷拍打我。 我除了緊緊抱著木板,什么都做不了。 那時,我想我可能要死了。 可我卻很幸運,第二天清晨被一艘漁船給救起,昏睡了半天醒過來。” “語言不通,環境不同,讓我起初吃透了各種心酸和艱苦。 晚上睡路邊,喝溪水挖野菜吃,時不時還得被街頭的混混欺負,揍幾拳踢幾腳,有兩次差點兒被打殘,一瘸一拐好幾個月,是我找了木棍自己正骨,忍著劇痛撐下來。” “那些日子里,我只能靠著‘回家’的念頭強撐,不然我是活不下來的。 我想念你們,非常非常想念,是你們大家讓我有了活下去撐下去的信念。” “直到我聽到熟悉的鄉音,湊上前去搭話,才認識了第一位當地華僑。 他見我可憐,給了我棲身之處,還給了我一份工作。 有了庇護,我總算在那邊立了足。 我慢慢學習當地的語言,學習那邊的文字。 打工賺了錢后,我開始去當地的學校上課。 我學得飛快,漸漸發現了許許多多的商機。” “慢慢地,我開始在那邊創業,一邊在學校上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