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哪怕是做善事,也得考慮再三,不然時間長了,事情太張揚,可能會好事變壞事。 薛揚郁悶翻白眼:“有時候就不應該顧慮太多!我們是做善事,又不是瞎搞胡搞。咱們只要問心無愧就行,管別人怎么想!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錯了。”程天源搖頭:“不是什么十萬火急的事情,不是什么都顧不上的時候,就該仔細些,好好想,盡量多顧慮些。” 薛凌附和道:“是,盡量多考量些。問心無愧固然重要,但我們不是獨立存在,而是集體群居的社會。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講人脈講關系的。跟同一個圈子里的人打好關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咱們不能拔尖出頭,因為你們都還年輕,暫時還沒法在這個社會站穩腳跟。” 哪怕是做善事好事,仍得考慮同一個圈子的人都是怎么反應的。 倘若對方實力比自己強,自己卻不管不顧逞能,捐得更多給得更多,對方可能會暗自不悅,認為這是故意羞辱。 做好事是為了積善福,不是要跟別人積仇積怨——何必呢! “人脈和關系都是需要積攢的。”程天源提醒:“做事的時候兼顧旁邊的其他人。看看同一個圈子里的人怎么做,咱們量力而行,觀望以后再去做。盡量別當出頭鳥,也沒必要做最落后的那一個——差不多就行。” 薛揚好笑問:“爸,什么才是‘差不多’?你什么時候喜歡上‘中庸之道’的?” “年輕的時候不懂。”程天源答:“現在年紀大了,越發覺得社會復雜,人心復雜,不得不認可‘中庸之道’。和稀泥固然不好,但偶爾偏偏需要和稀泥的態度。” 薛凌微微一笑,道:“確實,尤其是到了我們這個年紀——越老想得越多,顧慮也越多。” “行吧。”薛揚撇撇嘴,仍忍不住覺得委屈:“之前的就算了,以后一定盡量低調,爭取‘差不多’,別出頭也別落后。” 程煥然笑開了,道:“沒什么不好的。老話說得好,槍打出頭鳥。太愛出風頭確實不是什么好事。” “是。”薛凌解釋:“主要是你們還太年輕,積攢的人脈和社會關系還遠遠不夠。倘若你們地位足夠高,實力足夠好,別人置喙不了你們什么。一來沒那個能力開口,二來也不敢開這個口。但你們都還太嫩了,還需要再等等。” 程天源睨了一眼二兒子,道:“尤其是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