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洪武六年,三月。 應(yīng)天府, 提刑按察使司衙門,公堂之上。 “大人饒命,下官知錯了。” “還請大人從輕發(fā)落,饒下官一條狗命吧!” “鄭大人,韓大人,下官上有八十歲老母,下有三歲幼兒!” “......” 公堂大門外, 上百圍觀百姓的眼里,兩邊手持殺威棍的衙役,正用一雙虎目瞪著正在接受審判的五個貪官。 其中有四個貪官已經(jīng)開始各種哀求了! 原因無他, 要知道坐在主審位和副審位的兩位大人,可是赫赫有名的大明白面包公。 不錯,他們就是同為提刑按察司僉事的鄭士元,以及韓宜可二人。 官職也不大,也就是個五品官,官袍還是藍(lán)色的,連紅袍都穿不上。 但他們的權(quán)利可大了去了! 只要他們坐在上位,一品大員也得雙腳發(fā)抖! 他們在天下萬民的眼里,就是公正廉潔的化身! 但他們在貪官污吏的眼里,那就是行走的砍頭刀! 他們也沒有直接命令砍頭的權(quán)利,畢竟他們審判的對象都是官吏。 但他們審判定刑上奏之后,當(dāng)朝皇帝朱元璋可以說是閉著眼睛就批準(zhǔn)。 這就是百官畏懼他們二人的原因,也是恨透了他們二人的原因! 就在他們二人對前面四個貪官依次審判之時,圍觀百姓卻是把目光放在了,第五位候?qū)彽呢澒偕砩希? 要知道被抓到這里的各地貪官,基本上都是罪證確鑿的。 之所以搞這么個審判流程,也就是所謂的以示公正而已。 按理說,認(rèn)罪求饒才是最正確的反應(yīng),可這位年輕帥氣的貪官,卻是一臉無所謂的站在那里。 甚至從他那雙明亮的眼睛里,還看到了明顯的期待之色,就好像是在期待早點完成工作,早點回家吃飯一樣! “這個貪官是哪里抓來的,怎么還一副不耐煩,巴不得早點輪到他的樣子?” “是該說他看得開,還是說他死豬不怕開水燙呢?” “可惜了,這么年輕,還長這么俊,白瞎了這一副上好的皮囊!” “......” 就在百姓們對右數(shù)第一位鶴立雞群的貪官,指指點點的同時, 人群之中,一位身材健碩的中年男子,卻是看著這死到臨頭還傲然挺立的背影,恨得眼里都布滿了紅血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