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少大臣皆是為公子徹捏了一把冷汗。 敷衍始皇陛下....這天下還有這等人嗎?如果有,那一定是姓柳。 陽燁更是隱晦得瞪了一眼柳白。 這小子...分明知道公子徹性子懶散,也不知道提點一番! 當然,陽燁畢竟年紀大了,他忘記了一件事,柳白性子更加懶散。 柳白無奈得苦笑了一聲, 陽老這眼神....自己背鍋了啊? 陛下出的考題,兩位公子答題,怎么這也能遷怒到我身上? 然而, 面對始皇陛下的責問,嬴徹非但沒有絲毫慌亂,反而愈發從容。 父皇是否生氣,他嬴徹不知道。 但是, 這一個‘打’字,絕對是完美契合了百官的心聲。 “啟稟父皇,兒臣自幼頑劣,亦不曾學習兵事,對于戰陣,平戎,實乃不通!” “但,” “兒臣知曉,戰陣之上,兵勢瞬息萬變。《孫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分曰:道,天,地,將,法!” “然,” “我大秦初年家貧,無材可資蠻;秦人硬骨,于天下何人皆不可折腰。” “故,兒臣只知曉要打,卻不知曉如何打!” “朝堂之上,賢臣良將云集,兒臣懇請父皇降罪,責兒臣偷摸耍滑。只不過兒臣切實以為,麒麟殿內諸位賢臣良將,定有對戰之策,兒臣再寫《平戎策》,不過是班門弄斧爾!” 嬴徹一番話說出,整個麒麟殿內為之一寂! 就這么一番話,讓王翦雙眸猛然一亮,繼而多看了嬴徹兩眼。 好一個滑頭的公子徹! 只表態,不作決斷。這已經是為君之道了! 如老子所言,真正高明的君主,應當垂拱而治!無喜怒,無才能,無道德。(沒有喜怒好理解。無才能:有特殊才能的人,就會不自覺展示,臣子會投其所好,繼而亂政。無道德:君主沒有道德標榜,束縛,方才可以為政為公。) 此番闡明對于匈奴的態度,就夠了! 甚至... 這公子徹還捎帶手夸了一下朝堂上的文臣武將,令得方才因為扶蘇公子《平戎策》而感覺悲憤的武將,此刻心中重燃熱血戰意! 高啊! 這公子徹....原先似乎當真是被埋沒了! 李斯深深看了一眼柳白,心中略微嘆氣。 好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