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次,原本狂熱的百姓此刻也是安靜了下來,因為他們不知道說什么了。 而人群之中,追隨酈食其而來的儒家弟子,此刻汗流浹背。 “酈先生怎么會犯如此過錯?選擇跟孔鮒一樣的論題?” “是啊!這孔鮒剛剛被百姓們用鞋子給砸暈,現在還講什么強國之道,利民之道,這....” “哎!這哪怕是臨時隨便編造一些也好啊!” “酈先生還是太實誠了啊!” “....” 輕輕的議論聲蕩漾,儒家子弟無不為之扼腕嘆息。 畢竟...在他們看來,此番百家講壇是儒家最好的機會了。 而酈食其, 就是他們的希望。 眼睜睜看著希望葬送,這種感覺當真是痛苦無比。 而高臺之上,李斯的眼神立馬就有些不善了。 若是除了一個儒家,這酈食其又是走老路,那就沒有必要再仁慈了。 反倒是柳白,一臉淡然。 他對酈食其這老小子可太了解了。 所謂頂級說客,難道臨場應變能力會差嗎?或者說...關乎他個人一生甚至整個儒家的百家講壇,這老小子會這么犯蠢嘛? “老夫為何還要談強國之道,利民之道?” “無他,老夫只想告訴在場諸位,儒家的仁義,并非如同孔鮒先生所言一般!” 酈食其對于如此情景似乎是早有準備,非但沒有驚慌,而是朗聲開口。 此話一出,瞬間讓所有人皆是錯愕! 原本還覺得一點希望都沒有了的儒家子弟,此刻眼神之中瞬間光亮起來。 酈先生....原來早就猜到了這些,甚至都是計劃好的? “強國之道,利民之道,不在分封,也不在口頭之上的仁義,而是....做!” 酈食其目光看向柳白,眼神之中有著一股子欽佩道:“所謂學識,思想,甚至是自己的理想追求,只不過是心中所想罷了!” “想,強國乎?利民乎?” “究其根本,還是做!” “知難,行難,知行合一,難!” 說到此處,酈食其微微一頓,而后眼神哀傷:“我儒家遭逢大難,淳于越,叔孫通,阻我大秦進發之路,乃是罪過矣!” “而其罪,并非在其心,而在其行!” “仁義,從來不是口頭說說,而是去做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