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饒是沈三千這樣浸淫商市的巨富,在聽到柳白的話語,也是有那么一些發懵。
類似于錢莊之類的機構最早是出現在唐朝,而且也只是存放大商戶的貨物、錢財等,相當是一種‘保管’的功能。
不給利息,反而還要手續費。
后北宋時期,才出現了‘飛錢’的概念。
至于官方文獻,就得到封建王朝末期,才有出現。
如今柳白在此時提出錢莊,沈三千能反應過來才怪了。
“所謂錢莊,顧名思義,就是個將錢財存放的地方。”
柳白略微思索了一下,開口說道:“錢貨兩清,這是商賈貿易之中的基本邏輯,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貨款拖延的情況。”
“但...在這個錢貨兩清的過程之中,將一筆錢財運送,其中需要的花費,風險,損耗的人力物力,于商賈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所謂工商錢莊,本相的想法之中,便是由你沈三千牽頭,在大秦三十六郡,每一個郡城之中開設一個錢莊,讓商賈存錢,而后給一張錢莊專門出具的小票并且設置密語。”
“想要去別的地方提取存錢,必須要憑借小票和密語方可。”
“如此一來,錢財的運送,就多了安全,方便之能。在商賈貿易之中,自然也能有促進作用。”
這一番話語,也算是難為柳白了。
要將錢莊的作用和具體操作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說出來,這絕不是什么簡單的活計。
饒是沈三千這樣的巨富商賈,在聽到柳白這一番解釋后,也是感覺腦瓜子嗡嗡的:“柳相您的意思是....做錢的生意?”
反倒是曹參這個小子,在東海郡操作過具體事務之后,成長了不少,比沈三千反倒是看的更加遠了一些:“柳相,您是想要沈兄創立這個工商錢莊,為商賈提供便利。”
“并且,這也不單單是促商這么簡單,也是在緩解大秦的鑄幣壓力。”
“商貿繁榮,錢財不夠,大秦勢必要多鑄錢,否則國內的錢幣壓根兒不夠。但有了工商錢莊,這個錢,反倒是可能成為一張小小的紙片小票。”
曹參此話說出,柳白的眼眸之中也是有了些許贊賞的目光。
雖然說的并不是完全正確,但柳白確實有給大秦‘提供’一個‘經濟宏觀調控工具’的意圖。
封建時代的商業繁榮,那是一個極有可能走偏的事情,必須要上保險,以確保可以及時掉頭,最起碼也要保證老百姓手中錢,還能值錢!
就連蕭何,也是一邊喝著茶,一邊腦海之中不斷思索。
一國興盛,無非三點:政、軍、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