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陸賈的一句話,就如同一柄長刀插在他尉榮的心上一般,還順道著攪弄了兩下。 以他尉榮如今的廷尉之職,能阻止曹參的升遷嗎? 這是個笑話! 柳白會不會搭理他尉榮都是一個問題,更何況曹參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大秦要貫徹數十年的國策,增驛鋪路,這幾乎是一連串的功績在往頭上砸。 他尉榮何德何能,能阻止曹參升遷? “你放肆!” 尉榮大吼一聲,便將秦劍高高舉起,但又遲遲沒有落下。 這一刻,仿佛將這個名臣之后內心的自卑給挖出來了一般,當真是難受至極! 他非但比不過曹參,甚至連阻止曹參都做不到,能不難受嗎? 然而,陸賈依舊是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大司農之位,別說是您了,就連文武百官,甚至是始皇陛下都認為,這就是曹參的囊中之物。” “這不是能力,而是朝堂大勢所致。” “所謂英雄者,順應時勢也。逆亂時勢之人,難以成事。” “今日朝堂之上,既然柳白推舉曹參代掌國庫,百官卻無一人以曹參資歷尚淺為由阻攔,就已經說明這股‘勢’成了。” 要說陸賈,雖然沒有入朝堂,但對于朝堂大勢,看的還當真是清楚。 這一番話開口分析,饒是尉榮在氣頭上,也是心中認同。 不錯, 時勢很重要!就如同大秦一統六國,并非單單是因為大秦強盛,其中也有天下大勢的原因在。 戰亂甚久,自然渴望統一。 如今朝堂之上,大司農之位空懸,時勢就是曹參日后要繼承。若是阻攔,那才危險。 “可你為何要讓我今日就推舉曹參為大司農?” “這莫非成了搖尾乞憐之輩!” 尉榮將秦劍緩緩收入鞘中,但始終握住劍柄。 雖然陸賈說得對,但是他心中氣難消。 陸賈微微一笑,看似溫和,實則輕蔑。 “廷尉,你可知咱們這位柳相,最好的手段是什么?” “或者說,這位柳相在朝堂之上辦了這么多事,在陸某看來,哪一件做的最令陸某驚艷?” 陸賈這一句話說出,尉榮也是微微一愣,陷入沉思。 別說,這個問題,還當真是問到他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