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百官知曉,公子辰前往王翦府中學習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敢輕視這位已經確實在真正意義之上進入大秦朝堂的十三公子。
柳相將所有公子都收為學生,這是始皇陛下的旨意,誰都不能說些什么。
但是王翦呢?
這位大秦軍伍軍功第一人,業已致仕在府,朝堂之上的權勢壓迫,在王翦面前就是個笑話。
況且,世人皆是知曉,這位老將軍對于朝政之事,幾乎是刻意回避的。
這種情況下,愿意教導公子辰,那就是一個極為強烈的政治信號了。
人不在朝堂,卻能一舉一動影響朝堂,王翦的名聲,可見一斑。
至上朝。
百官看向嬴辰的眼神之中,滿是古怪。
甚至可以說,他們已經在隱約猜想,這莫非并不是那位柳相在搞什么幺蛾子,而是自柳白伊始,到王翦都發自內心認可公子辰?
一連串激烈的政務討論,始終沒有人提及周勃。、
所有人都拿捏不準,昨日柳相不提周勃功勛,到底是什么想法。難不成?當真是因為龍慧君甘羅,心懷芥蒂,記恨上了這個書院天才?
“老師。”
朝議之上,嬴辰第一次真正開口。
僅僅是這么一句稱呼,卻是讓百官的心都提了起來,忍不住側目看向這位十三公子。
“周勃平叛有功,我以為,應當表奏其功勞,上呈父皇?!?
“犒賞三軍,有功將領,應得軍爵、田畝、為我大秦,更生忠心?!?
十分簡單的表奏功勛,可在今天,由公子辰說出,便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即便是昨天有臣子想要說,即便是昨日柳白草草退朝,即便是公子辰這一番話甚至連具體想要擬定多少獎賞都沒有說出,但!
這是公子辰第一次開口,真正意義上參與到朝政之事上。
而且....還與周勃掛鉤?
這一下,聯想到昨日柳白草草退朝,以百官的心思活絡,哪里還猜不到,這是故意讓公子辰給周勃送人情呢?
表奏軍功,這個人情重。但立功在前,這人情最多在朝堂上屬于錦上添花的范疇,恰恰不會引起周勃的反感或者拒絕!
妙?。‘斦媸敲畎?!
不少人甚至是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公子辰,心中所想的并非是公子辰方才的言論有多么厲害,而是....到底何德何能?。?
為什么柳相愿意這么竭盡心力鋪路,王老將軍這么認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