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逢春二年,六十歲的柳白,自感時日無多,決定出兵北伐。 舉兵一百五十萬,兵發三路,自北關、雁門、百越而出。 臨兵之前,有年老壯漢長奔至軍陣前,抱柳白座下‘黑電’嚎啕大哭:“龍且老矣,尚可食肉三斤。柳公何故棄?” 柳白不忍,帶上龍且,前往北伐。 逢春七年,舊燕太子丹兵敗被俘,于帳中言‘我國在燕,請面南而死。’ 武安君不允,殺之。 逢春八年,秦軍橫掃北上,乃至見冰川。 大秦丞相柳白言:‘刻秦之碑,令后世人知,天下皆為秦土。’ 逢春十年,領兵歸朝,百官奏請,廢天下之言,以秦語唯一!帝允之。 至此,天下唯有大秦一個聲音! 逢春十一年,秦歷正月初三,大雪漫天,是日不朝。柳白一人入宮,請致仕。 帝泣不允,再辭!至此三次,柳白歸府。 帝封‘武相令’,無權,殊榮盛于帝,天下萬民尊崇。 逢春十五年,武相令府,四個老頭子大笑看柳。 至夜,錦衣衛傳急報言‘牽星艦’自東海而出,直行而去,抵秦之西蠻郡。天下知曉,南轅北轍非笑論。 柳白笑而感肚餓,命陳嬰造豆飯。 食三口,碗落辭世,享年七十三。 帝知,泣至暈厥,棺槨出城,帝親扶棺,沿途百姓苦死七十三人。 是夜,帝大慟而崩。 太子尊其言,先葬武相令而葬帝。武相令之靈位,入秦家宗廟,位列始皇帝下,與仁武帝并列,主享太廟。 是年,太子豋位四世皇帝,不號不年,先旨大秦書院,修撰武相令之言,名《武相書》,為后世天下人研習。 至此,天下有冤屈者,懷揣《武相書》,高舉武相令靈位入咸陽,狀告有門。 次年, 冠軍侯韓信病發含笑而終,手握半塊美玉。 丞相蕭何請辭,為武相令守靈。左相曹參擢升右相,周勃之子周亞夫擢升左相。 蕭何至墓前,一清瘦老者枯坐,緩緩斟茶。一壯實老者,勤懇打掃。 輕輕撣去路上的風塵,如同遠游而歸之人到家中,說著第一次見面之時口帶的沛縣鄉音: “柳公,今年大秦的柳樹,很是好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