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險峰-《寒門宰相小說免費閱讀無刪減》
第(1/3)頁
建陽。
而這時候州學之內,孫助教正在李學正面前。
李學正將章越的卷子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然后又拿起三篇史策讀了一遍。
孫助教道:“學正還是有顧慮?”
李學正指著另一捆卷子道:“你看這些都是諸縣,州學呈上的程文,以經生而論,他們皆是一縣之才。”
“但要他們考九經十一場,怕也是遠遠不如。”
孫助教想了想道:“那么學正難以裁斷,可是顧慮的還是三字詩之事。”
李學正點點頭道:“要緊還是在此,若他是進士科一切都好說,但他偏偏是經生科。他經義考得再好,但也寫不出這樣的詩來。”
孫助教道:“一等才為進士,二等才為經生,這章三或是寒門之故,這才去了諸科。”
“當年歐陽公考進士,因家貧無錢買韻書,最后考場上賦卷出韻,而屢屢不第。章三郎或也是無錢買韻書,故當初不得不習諸科,我了解此子心性人品絕非欺世盜名之徒。”
李學正道:“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也是,為國求賢取才,何必計較許多。”
“無論是否有此顧慮,僅以經生論之,章三郎此番公試皆可稱本州第一,于情于理我都當薦章三郎前往國子監……但是……”
“但是為何?”孫助教道,“學正可有其他顧慮?”
孫助教也知道,如今請托之風盛行,有才具之人反而不得舉薦。
范仲淹主持慶歷新政后,任命胡瑗,石介,孫復三名變法大將,改革國子監學風,嚴明考核監生學業。
自此對于天下各軍州舉薦上來的學生進行復試。若有名不副實者,立即打發回原鄉,不允入太學讀書。
自此地方軍州惡劣的請托之風方才得以遏制。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杜絕請托。每年仍有不少有真才實學,但出身貧寒的子弟,被篩落下來。
“可是知州,通判有……”孫助教揣測,能令李學正如此為難的,只是本州知州,通判派下的壓力了。
哪知李學正搖搖頭道:“恰恰相反,反而有三人私信于我舉這章三。”
“哦?哪三人?”
李學正道:“這三人你最多只猜得一人,其他二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孫助教道:“以我揣測必有章伯益一封信。”
李學正笑道:“不錯,伯益先生乃本州數一數二的大儒,教出無數學子,朝中也有不少官員曾拜在他門下,他的學生章子平更是今科狀元郎!他的面子我怎能不賣!”
孫助教聞言心底一松心道,不過章越有如此人物舉薦,自己還擔心個什么。
不過孫助教此刻心底好奇,另外兩個舉薦章越的人是誰?
“那么另二人是誰?”
李學正道:“與章三同鄉的吳大郎君。”
“那可是當今宰相家!”孫助教吃了一驚,“章三乃章氏疏族出身……不知,這吳家如何能看得上他?”
李學正道:“或許是吳大郎君自己的意思,眾所周知咱們這吳大郎君雖不好讀書,但交游廣闊,三教九流都與之來往。他與章三同在浦城縣學,他能舉薦其,倒也在情理之中。”
“吳大郎君也可說得過去,那第三人呢?”孫助教問道。
李學正道:“此人我萬萬沒有料到,正是如今判尚書祠部事的陳述古(陳襄)!”
孫助教有些吃驚道:“陳述古任過浦城縣令,興辦縣學,主持過地方。但可當時章三郎年歲尚小,陳述古怎可能識得章三呢?”
李學正撫須道:“此中情由,我也不清楚,但我聽說章二郎,也就是去年棄榜的章子厚正是陳述古的高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沙湾县|
依安县|
贵州省|
白沙|
修水县|
洱源县|
尖扎县|
房产|
盐城市|
泰宁县|
郎溪县|
三明市|
长治县|
黔西|
吴忠市|
红河县|
西安市|
普安县|
蓝山县|
阜南县|
依安县|
榆中县|
龙州县|
抚远县|
革吉县|
商丘市|
鸡泽县|
长武县|
仪征市|
靖江市|
唐山市|
肇庆市|
托里县|
牙克石市|
翁牛特旗|
弋阳县|
班玛县|
延寿县|
延吉市|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