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以為既是家宴,那在皇上面前,王爺應該是以皇上的弟弟這個身份進宮的,長公主在王爺面前便是姐姐,皇上與長公主一向待王爺這個弟弟仁厚,又怎么會讓王爺背上抗旨這個罪名?” 蘇挽煙看向岑若:“抗旨一罪究竟是長公主的意思,還是你仗著是長公主的貼身侍女,私頒的罪名?” 岑若臉色一白,登時被她這一番話嚇得驚悸。 若非是長公主的命令,她怎么敢私自頒動?她是嫌命長嗎? 但按蘇挽煙所說,如果她現在說是長公主的命令,豈不是說長公主對余南卿這個恭親王一點都不親厚?平白背了個罵名? 但若說不是,那便說明是她假傳了長公主的口令,這個可是死罪,她根本背不起這樣的鍋。 在來之前,岑若還以為是一件簡單得再簡單不過的差事,卻沒想到蘇挽煙竟這樣伶牙俐齒。 一時間,她竟什么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應與不應都是死路。 蘇挽煙笑了,看向一旁領頭的太監:“這位公公也覺得王爺與本宮是在抗旨?” 那太監倒還算穩得住,笑道:“皇上只是太想念王爺罷了。” “那今日到底是君臣之宴,還是家宴?”蘇挽煙特意從袖口中翻出那張宮帖,當著他們的面打開:“【為獎佳節,特設家宴】,你看,這里寫的是家宴沒錯啊,皇上若真體恤自己弟弟,又怎么舍得王爺來回折騰,到底是你們這些奴才歪曲了皇上的意思,還是皇上對王爺的關愛是假?” 這封宮帖,她可是來來回回解析了好幾遍,特意咬文嚼字去分解里面的意思。 她查過《宮廷內制》,所以她知道宮內本就戒律森嚴,皇帝的每句話每個字,頒布的每道圣旨,送出去的每封宮帖,都要存檔在案。 而書中其中有一章就詳細撰寫了宮內各種宮宴,家宴,國宴,節宴,慶宴等等,而這些宴會對應的布置跟紀律,規矩,要求也不一樣。 宮帖中明確寫了家宴,顧名思義,家宴所宴請的就是為君者的血親,親緣,家人,為君者除治理天下,還需維持兄友弟恭,需與姐妹兄弟互敬互愛,遂為上位者設定家宴,為百姓共勉。 反正不管元和帝心里有多想弄死余南卿,但是表面上的恭和是一定要維持的。 “這……”這回太監也噎住了。 還以為蘇挽煙堵了長公主婢女的嘴,就不會再堵他的嘴了,沒想到她一樣如法炮制。 他們這些奴才怎么敢傳假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