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源長徘徊在雜草叢生已經沒有路徑的百林谷,伸手輕輕撫過繁茂的妖植葉片,空谷荒蕪獨一人,柳還在,柿已黃,不見當年俏女郎。
半山坪上,青磚院子無人住,早已爬滿藤蔓坍塌荒廢。
谷內木氣生機太盛,一座座樹屋長得蓬勃不成形狀,不能住人了。
放出四階化身,令其在石坪峭壁處開辟洞府。
徐源長翻過山梁,行走在仿佛亙古不變的村莊小道,與百余年前相比,大部分村民仍然過得緊緊巴巴,舍不得點油燈。
土墻破瓦窮院子,吵吵鬧鬧煙火氣。
徐源長獨行踽踽走在路上,經過一處處院落,與追逐的孩童、土狗擦身而過,無人能夠看到他的存在,停足在一座府邸前久駐。
門楣顯貴,飛檐黛瓦,燈火通明,可惜當年兄嫂已不在。
沒有走進府邸,徐源長面色淡然繼續漫步。
他緬懷的是曾經點點滴滴,與這座村莊再無瓜葛。
沿著石盤村、下河村、紅柳村轉一圈,物是人非事事休,返回百林谷,簡陋洞府整理完畢,徐源長在此地住下,隔天去鎮上新添置了鋤頭、水桶、竹籃、碗筷等尋常家用之物。
用鋤頭清理出當初的山路,開荒一畦當年的菜地,新搭一座竹棚屋子。
有炊煙裊裊升起,給荒蕪山谷增添越發多的神秘。
徐源長不理外面鄉民議論、好奇、探尋,他隱居谷內,獨自清心寡欲修行,感悟天地之道,養自身氤氳靜氣。
薄霧彌漫,神仙之地,不得他允許,即便修士也進不來。
每日挑水、種菜、畫符寫字,在打理出來的樹亭內對風喝茶,賞云卷云舒,看日升西落,思索“守靜”、“用慢”、“致柔”等道家箴言,體悟無形幻心之妙。
鄉野之地,村民偶爾談論之外,沒誰前來打擾。
不覺五年過去。
中秋日,桂樹飄香人團圓。
徐源長負手立足石坪峭壁頂端,整個人飄飄欲仙,身影時隱時現。
從山門高處傳來一個銀鈴般清脆女子招呼聲:“徐家修士徐堯鈴,叨擾前輩清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