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留了野道人在京城,官場上的事,野道人大概無法第一時間得知,但還有簡渠也在幫襯,慢不到哪里去,慢則一兩日,快則就是今日,或就要有情報傳來了。 才想著,就見著李郎中又出來了,帶著笑意,連連說著:“不礙事,不麻煩,我還會再來看望。” 說著,含笑離開,乘了空車回去。 “老李,聽說你今日將十七萬兩欠銀還給了府衙?” 都水司衙門,李郎中剛回來,跟他算是關系不錯一個同僚,屯田司的趙郎中,就溜達到了這里,狀似好奇問。 實際上,這是為了探探口風。 他們這些輔助總督衙門做事的官,分布在各郡府,官職雖不低,有的與知府平級,可見了知府,卻也要讓三分,又隸屬于工部,屬于外放,就算是回頭升了職,也不過是去工部做官,跟人家正經知府一路升上去,還是有一些區別。 但這該敬著,該打好關系的,卻不包括十幾年來一直不曾晉升的祁弘新。 趙郎中雖平日里客氣,可對祁知府,更多的是穿鞋的怕光腳的畏懼,祁弘新不想著后果,一味胡來,他可還想著以后升官。 因著心里就有些看不起,平日里,這做事是該做的做了,但除此外,也是半點都不會多干。 而治水衙門借銀十七萬兩,遲遲不還,讓祁弘新幾次都無功而返的事,趙郎中亦是聽說過。 當時他還在想,祁弘新也就是能仗著知府的身份,要求各衙門輔助做事了,可只要做了分內的事,別的事,就是自己衙門敷衍著,祁弘新也不能拿他們怎么樣。 可誰知道,現在祁弘新都病倒了,由一個從京城來的新科狀元暫時管著府衙,自己這個老朋友,怎么反去主動還銀子了? 李郎中可不腦子糊涂,這里必然是有著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趙郎中這次過來,就是為了問個清楚。 李郎中命人給這位同僚上茶,等屋內人都退下了,只二人在,李郎中才氣定神閑地笑著說:“老趙啊,你這消息不夠靈通啊。” “哦,怎么說?”李郎中一驚,在官場消息不靈通,可是大忌諱。 “我有族叔在禮部做官,從他那里得來了消息,陛下對這次順安府滅蝗治水,很是滿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