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朕有心扶持,可鄭家除了懷陽侯,竟然無人可用了,連安陽伯爺是個不能用的,再這樣下去,朕一手扶持起來,曾鼎盛的鄭家,就得迅速衰敗了,” “朕留意過,鄭家有適婚的女兒,鄭闊的一個庶女,今年便及笄了,可送進東宮做太子的良娣,日后太子登基,封個貴妃,也算是鄭家的一重榮光了。” 太子良娣,是有兩個名位的,之前給了闕氏女一個,如今還有一個。 柔貴妃心里只覺得諷刺得很。 鄭家對皇帝,有從龍之功,卻并無多大的恩義,可皇帝卻一心扶著,讓鄭家鼎盛一時,只在皇權之下,如今連鄭家要敗落他都想盡辦法為鄭家謀算。 可當年,她的姐姐姐夫,都對皇帝恩重如山,先太后也對他和他的亡母都有恩,養他長大很是疼愛,霍家對他也有恩,她父親對皇帝有過騎射教導之恩,她的兄長,也和他有同窗袍澤的情分。 可他絲毫不曾顧及,恩將仇報毫不手軟。 如今對于鄭家,倒是厚待得很。 不過,她大概也明白了,鄭家是他扶起來的,他給予鄭家如此殊榮厚待,鄭家若是敗落,其實就是他的無能。 他要鄭家鼎盛尊榮,鄭家就得如他所想的那樣才對,而鄭家的迅速敗落,是脫離他掌控的,他不喜歡這樣。 他這是把鄭家的興衰,當成自己的君權成就了。 就像養一條狗,養大了養好了,是成就,可狗生病了要死了,自然不痛快。 柔貴妃按下心中的嘲弄不屑,輕聲道:“陛下這樣打算也行,只是太子不知道會不會同意。” 皇帝道:“他會同意的,而且,此事由不得他同不同意。” “那就如陛下所言就是。” 說著,柔貴妃打量著皇帝,看出皇帝另有心事,似乎很有默契一樣,握著皇帝的手刀:“其實,陛下是想要復位鄭寧月的吧?” 皇帝反手握著柔貴妃的手,感慨道:“果然是愛妃了解朕,朕確實是想的,如今若想表明朕對鄭家的庇護,穩住鄭家當下的局面,復位鄭寧月,讓鄭寧月好好生下腹中的孩子,是最直接有用的,但是想想也就罷了。” 鄭寧月若是放回,只怕嚴首輔第一個不同意,朝中也必然群臣激昂的反對。 而且,鄭家本就處于輿論之中備受指摘,沒什么好名聲了,這個時候,不顧是非的放回鄭寧月復位,只會適得其反。 柔貴妃淺淺笑著,勸慰皇帝道:“陛下,不急呢,如今到底還有臣妾在,臣妾是鄭家出來的,太子也是鄭家的血脈,只要陛下對臣妾和太子都好,讓我們地位穩固,鄭家也不會差到哪里去,等以后鄭寧月誕下孩子,如今的風頭也過去了,陛下再好好籌謀這些吧。” 皇帝覺得柔貴妃所言很對,點頭道:“愛妃所言極是,不過正因為如今這般,鄭寧月腹中的孩子,更不容閃失,愛妃務必讓人照料好了,若是皇子固然好,若是公主也不差,定然要平安生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