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許元勝又遞過去一封信,是給萬樹森的。 “是!”侯坤接過書信,轉身快速離去。 安排完這一切之后。 熊鯤夜晚來求見。 “你想先行趕回西川行省北部?”許元勝蹙眉道。 “我明白許總兵按兵不動。” “是想關鍵時候,能給予兩江重鎮一痛擊。” “但我等在渭河平原鏖戰兩個多月,士氣雖然正旺,但損失也十分慘重,兩個月耗費的糧草和軍械,近乎掏空了南方朝廷三分之一的官糧和近乎所有的軍械。” “我認為。” “我們攜大軍趕抵西川行省北部三關,若能震懾兩江重鎮,規避戰爭的發生,令其主動退兵。” “也不算是壞事。” 熊鯤沉聲道。 “你的考慮,不無道理。” “戰事起,不管哪一方都沒有絕對的勝利者。” “留守雪山城,也并非我一個人的意思。” “其實上次在中都時。” “中都的意思,就是若能順利結束渭河平原的戰爭,我等就在西川行省附近休整,等待南北交界處的消息即可。” “這個消息一開始沒有和你們說。” “是因為渭河平原的戰爭并沒有結束。” “戰場一日一個變化。” “談之,為時尚早。” 許元勝坦承道。 “是中都的意思?”熊鯤蹙眉。 “兩江重鎮若真的主動出手,并非壞事。” “我相信西川行省北部三關,抵擋個三五日,不成問題,足夠我們趕過去的。” “還有就是。” “南方朝廷初立,是需要外部的一個壓力,加快南方的力量整合,也能順勢揪出南方內部的不穩定力量,予以鏟除。” “另外我們剛剛拿下渭河平原八關。” “大軍還不能完全的離開渭河平原,一個是辛苦打下來的,一個是剛剛叩門尚未入境的北地兩江重鎮。” “孰輕孰重,我想熊總兵一旦仔細想過,定然明白。” 許元勝解釋道。 熊鯤聞言最終點了點頭,起身拱了拱手,沒再要求帶兵離開的意思。 卻被許元勝喊住了。 “我們三家都聚在一起,也完全沒必要。” “不如你先回去。” “一方面我擔心萬大人等人并非領兵出身,怕無法完全戰場變化。” “另外你回去,也能做到萬無一失。” “現在渭河平原上的消息,我已經盡力封鎖。” “短時間內,想來北地兩江重鎮并不知道我們已經陳兵在雪山城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