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星耀河洛 第五十八章 會盟-《萬道之王》
第(3/3)頁
“吾皇,萬萬不可!”鄧千艾很激動,噌的一聲站起來,雙眼通紅。“臣下無能,竟是不能為皇分憂,汗顏!”
連皇家內庫都要動用了,身為姬周老將軍,鄧千艾只覺痛徹心扉。
“老將軍,你們已經盡力了。”周皇拍了拍老將軍,也是老搭檔的肩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孤身為周皇,自當作為表率,毫無保留。”
“吾皇……”老將軍哽咽了。
“吾皇三思,皇家內庫涉及因果重大,有關于獎勵耕戰,倘若因此透支,恐怕會影響到前線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們!”老將軍曉之以情,太陽圣神則是動之以理。“我等,再想想其他辦法!”
周皇輕嘆,因為太陽圣神所言非虛。“是孤沖動了。”
皇家內庫,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了,獎勵耕戰,皇室封賞,這關系到皇家權威與尊嚴,是自己沖動了。
“兩位,還有其他法子么?”
“回吾皇,我這里有一人,或許可堪一用。”太陽圣神言道。
周皇眼中一亮。“請至陳策。”
“哦?”鄧千艾好奇。“還有人才?”
“先前國策失敗,是我御國司步子邁得太大,好大喜功,不聽老將軍勸告執意執行,才導致了而今的局面。現如今,請給予我們一個機會,讓御國司的諸位戴罪立功。”太陽圣神真誠道。
老將軍并未怪罪,而是欣慰的看著眼前的年輕人。“皆是為國計,談何失敗,快快請來一見。”
……
不多時,小內閣迎來了一位年輕人,周皇不曾識得此人,但對方氣宇軒昂,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邁著四平八穩的四方步走入殿中,鎮定自若的模樣令他微微頷首。
“御國司嚴正源,參見吾皇。”年輕人氣定神閑,絲毫沒有因為突如其來的召見而亂了方寸。
“平身。”周皇不做評價只是淡淡微笑。“愛卿可知如此召見,所為何事?”
“今日只會,唯見諸位天圣神人,想必所議非常,而近來,想必事因必為扶桑神橋之事,而召臣前來,當為會盟。”
鄧千艾表現得非常錯愕,言道:“什么會盟?”
“回大將軍,當為我朝與北匈大草原之會盟!”嚴正源一字一頓,不假思索道。
“哦?”鄧千艾明知故問。“此處不曾有人言道當與北匈會盟,此中利害何在?”
“此事勿論利害,會盟北匈非為可取之項,而是必然之項。”嚴正源的聲音鏗鏘有力,論調非常絕對,老將軍微微蹙眉。
“何以見得,北匈昨日還是血仇之敵,今日如何便是成為必交之盟友?”鄧千艾質疑,他要知道此人的想法。
“無盡歲月以來,大周毗鄰北匈,看似是為河洛中原承其兵鋒銳,但另一方面,卻是大周為北匈抵擋了億萬年中原的侵略!”
“哦……你的意思是我大周億萬年來無法給予致命一擊的北匈草原,而今換了中原各國,便是可以拿下?如此貶低我朝天軍,你居心何在!?”大將軍面色不善,此話鋒芒畢露,大有誅心之意。
太陽圣神張口,欲為其解釋,卻被周皇眼神示意攔下。
此等局面下的質問都無法應對,憑何去做大周皇朝的說客呢?
面對大將軍的針鋒相對,嚴正源依舊是氣定神閑,不曾有絲毫驚慌神情,更無任何慍怒之色。“大將軍此言差矣,我方才所言,并非貶低我朝天軍,反而是對其的肯定。”
鄧千艾挑了挑眉,但沒有打斷他。
“對北之戰事,吾大周無法徹底覆滅北匈,非大周之罪,而中原各國可摧枯拉朽,也并非中原之功也。個中原因,三圣請看。”
大殿之內,力力幻化成絲,交纏構筑,逐漸形成了河洛北部地域星盤,只見他大手一揮,指向星盤周之所在。
“剖析國勢,切不可只討論兩國紙面實力,更要論其國情國勢,北匈地處于極北最廣袤的三州,不占城而據守,九大部落來無影去無蹤,而我大周之東為殷商皇朝,之南為大夏皇朝。毗鄰兩大至強皇朝,大量戰力被正面拖住,駐守在邊線,無法匯聚力量與北匈大草原主力正面一戰。”
“同樣的地勢,為何中原各國又能夠做到覆滅北匈呢?”鄧千艾不緊不慢的拋出下一個問題。
“地勢雖同,然境況卻大不相同。”嚴正源指出了這一點。“中原各國不曾毗鄰北匈,如有一日雙方得以正面會戰,那么僅剩一種可能——我大周已破!”
此言一出,鄧千艾臉色瞬間黑了下來,太陽圣神低頭不語,周皇則是面色冷峻,目若刀鋒。
“諸圣在上,眼前形勢危急,請恕在下不得不做此設想。然分析局勢,我以為必須將所有可能囊括在內,方能得出萬全之策。”
三圣面色都不是很好看,不過而今也情況危機,也不論什么吉不吉利爾爾,都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倘若我大周已然國破,皇朝覆滅非同小可,則列國軍將之士氣高漲將會到達前所未有之地步,瓜分大周遺產所帶來的巨量回報,必將吸引各國投入更多的兵力以戰養戰,此時北上迎擊北匈,一鼓可定!”
一語中的,嚴正源的話語如撥云見霧,大將軍終于眉頭舒展,展露笑顏。“先生之見,如日照華淵,神山俱明!”
而周皇只感一股冷氣順著脊柱,通向四肢百骸,嚴正源的話語點醒了他,會盟北匈不是選擇,是必須!
鄧千艾轉身,面對周皇。“吾皇,方才所言出使北匈之人,便在眼前!”
嚴正源何等聰明,在此刻恍然大悟,原來方才鄧千艾所謂的為難,皆是對其之試煉,早在他來到之前,三圣已經做了出使北匈的謀劃。
“正源定然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