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發現京城多了一些細微的小變化。
比如,拾糞掃街的雜役明顯多了些,大街小巷肉眼可見比以前要干凈。兵馬司的人,巡街的時候,不僅管理商鋪攤位,見到隨地大小便的人,提起棍子就打。
多挨了幾回打,小民也都吃了教訓,知道三急的時候去公廁。
京城一直都有公廁,衙門建的。以前使用率一直不高,也沒人管。
過去兵馬司巡街,看到三急的人,從不過問。如今一改常態,見一個打一個,打得所有人嗷嗷亂叫。公廁的使用率一下子就提了上來。
還有大街上跑的牲畜,屁股后面都多了一個糞兜。不綁糞兜也行,兵馬司見一個罰款一個。聽說剛開始的時候,罰款的錢,都能數到手抽筋。把兵馬司高興壞了,多了一項收入。
為啥會出現這些變化?
自然是因為朝廷下令!
朝廷為啥會注意到這種細微的市井細節?
一種說法是,某位朝廷大佬人物,微服出巡,沒看腳下,一腳踩在米共田上,還是熱騰騰的,惡心壞了。
另外一種說法,某地爆發了瘟疫。當地官府根據大夫的說辭上報,說是因為當地城池衛生狀況堪憂,蚊蟲滋生,暴雨過后,積水沒能及時排出,加重了情況。加上尸體沒能得到及時的處理,于是爆發了瘟疫。
想要預防瘟疫,就要從基礎衛生做起。
朝廷得到消息后,背后一涼。
京城也有積水內澇的情況。
隨著京城人口越發多起來,內澇的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每年夏天都無法避免,且死的人也是一年比一年多。這些都有數據可查,絕無夸大之言。
朝廷官員跟皇帝都擔心京城爆發瘟疫,上百萬人口,一旦爆發,后果難以承受。于是乎,就有了增加雜役,禁止隨地大小便等等措施。
據說,這些措施都是在左相謝長陵一力主張之下,強行推廣。沒花多少錢,甚至罰款就能彌補增加的開銷,甚至還有剩余。總之就是花小錢,辦了大事,惠及所有人。
善政!
謝長陵這人能干實事,有手段,有城府,身邊圍著一批擁躉,難怪建始帝急匆匆提拔他為左相,修補破破爛爛的大乾江山。
走在干凈整潔的大街上,陳觀樓的心情也跟著好起來。
他就喜歡這種欣欣向榮的場面,熱鬧繁華,人間煙火氣十足。
一路逛一路吃,吃飽喝足,感受了一下物價的變化,然后回天牢銷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