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杜夫子端著酒杯,搖頭晃腦的哼唱了兩句戲腔,繼續說道:“段天林詐死之后,隱姓埋名,就干起了殺人越貨打家劫舍的勾當。他死性難改,眼看風聲過去,又開始殺人取樂。殺幾個人,屠人滿門已經不能滿足他。他竟然又帶著人去屠村。一開始被他得手了兩回,第三回他終于落進了陷阱,被當場抓獲。后來被判了凌遲,千刀萬剮,死不足惜。” 不! 殺人魔段天林根本沒死,還好好活在大牢內。 這個秘密,恐怕連天牢內的人都不清楚。 陳觀樓問道:“行刑那天,杜夫子有去看嗎?” “那般血腥場面,看他做甚。當時民憤很大,官府擔心有民眾鬧事,派兵將刑場圍了起來。百姓根本進不去,只能在遠處圍觀。老夫一斯文讀書人,豈能去湊那等血腥熱鬧。” 公開行刑,卻又將刑場圍起來,不許人近距離觀看。說是怕民眾鬧事,陳觀樓卻知道,是為了掩蓋李代桃僵的真相。 “段天林在軍營多年,應該有很多袍澤。他被抓,他軍中袍澤沒人替他說情嗎?好歹判個斬立決,也比凌遲好。” 杜夫子搖搖頭,“沒聽說有軍中袍澤替他說話。據說段天林性情乖張,連結義兄弟都殺,軍營里面的人估摸都被他得罪完了,哪有什么交情好的袍澤。說不定,袍澤都巴不得他死。” 不對啊! 若不是軍中袍澤保下了段天林的性命,那究竟是誰保段天林不死,還能玩出一樁李代桃僵,移花接木的把戲,將天下人都給戲耍了。 以及,為啥要保下段天林,卻又不管不問,只是將人關在天牢。 段天林這人,死一百次都是死不足惜,有什么值得保? 陳觀樓有太多的疑問。 這些疑問,很顯然杜夫子回答不了。杜夫子知道的內容,也都是官府公開的版本,想讓人知道的版本。 那么,真正的內情是什么? 段天林屠村一事應該沒有疑問。難道說,屠村一事另有內情,原因并不是外界傳揚的那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