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一個專門的團隊,負責他們的游玩事務。 既不會讓他們感覺有人一直跟著,又會幫他們把一切讓人煩惱的事務性工作解決。 整個行程,不會讓他們感覺任何疲憊,可以達到深度放松。 就在他們都在國外的時候,國內汶川卻發生了大地震。 楊璐、楊修聽說后,都帶著團隊,親自去了災區幫忙。 姜寧則馬上撥款十億捐款,和災民一起共度難關。 林琛為了幫助災區,利用專業知識,為災區設計供電線路,捐贈發電機一萬臺。 吳靜親自帶隊,帶著記者團去災區做抗震報道。 她在現場看到楊修竟然親自扛著一百多斤的麻袋,和大家一起去堵圍堰,都要看哭了。 但和受災的災民比,他們這點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在這次抗震救災中,富強集團捐款捐物,是所有所有企業中,捐款最多的。 經過一個多月的搶救,大家終于從災難中活了過來。 至于災后重建工作,富強集團還會持續關注,繼續以捐款捐物的形式,給予支持。 新聞里不斷出現富強集團救災撥款的畫面,網絡上對這個公司也是一片溢美之詞。 幾個月后,國家迎來奧運會開幕,所有企業都想為這個世界盛大體育賽事貢獻自己的力量,順便在國際友人面前露一下臉。 但能成為奧運會的贊助商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之前的一年,就有五百多家企業提出了贊助申請,贊助費十億起步。 光贊助費這一項,就有三百家企業沒有通過第一輪篩選。 半年前,組委會相關工作人員又在社會知名度,責任感等方面對剩下的二百家企業進行評估,最終留下六十家企業信譽較好的企業,作為贊助商,可以參與到整個奧運會十六天的行程中。 這些企業的logo會出現在主要賽事的場館里,讓全世界的人看到。 能進入這六十個贊助商名單的,很多都是大型央企國企,像富強集團這樣的民企,真的是憑實力進入的。 而且,組委會還展開了一個人氣評比,人氣前十的企業,可以成為超級贊助商,成為像足球、籃球等這種重要賽事的贊助商。 這個競爭特別激烈。 很多企業甚至會花錢在網絡上造勢,換取廣大網民的支持。 姜寧卻是通過一篇在地震中,整個集團眾志成城參與抗震救災的事跡,成功贏得了老百姓的愛戴,晉級千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