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胡惟庸出自淮西,開國功臣這一批大部分都沒有什么顯赫的家世,在此事的認知里,倒是極為統一。 “好,那就這么辦,你先帶著批文下去,咱之后再派人去將那兩百萬貫的帶給蘇貴淵。” 胡惟庸心中一凜,這是直接繞過了中書省,果然他之前嘗試想收服的獼猴,早已被他人打下了烙印。 心念落下之后,胡惟庸立刻點頭稱是,然后告退。 朱元璋望著他逐漸走出文華殿的背影,略微沉思片刻。 旋即笑了笑,便徑直朝著坤寧宮的方向走去。 “行了,辦妥了。” 剛進坤寧宮,他就大喊一聲,似乎這段日子困擾他的事情,一下子就被解決了。 “這是把損耗找回來了?”馬皇后正在教朱雄英練字,聽到聲音也走了過來。 “那可不……” “這一次又是多少貫?那些臣子就能同意?”馬皇后隨口問道。 “開春的五百萬貫是常例。”朱元璋隨口道:“在這個例子上再加了兩百萬貫。” 誰知,此話剛說出來,馬皇后就被嚇了一跳。 “兩百萬貫!你瘋了?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換做洪武通寶,銅料都得好大一批吧?” “你這沒見識的樣子。”朱元璋無語道:“咱現在有了寶鈔,那不是揮揮手灑灑水的事情,也就是當初設立之時,那些朝官非得加什么規矩?” “狗屁的規矩,哼!要是沒那些規矩,咱洪武五年吃了敗仗之后,兩年就能卷土重來。一直耽擱了這么久,也就是胡惟庸能和咱打配合。” 朱元璋道:“說起來,這蘇貴淵還著實不錯,竟然真的頂住了胡惟庸的壓力,這倒也好,以后這寶鈔提舉司咱握的就更緊了,這可是財政大權。” 馬皇后卻憂慮不已,“我還是覺得極為不妥,你想想啊,這世上的錢要是那么簡單就能獲得,前朝那么多皇帝,何至于好些個都是為了錢發愁?” “那是他們不夠大膽,當然,也沒有像咱一樣,英明神武的看中了紙幣的價值。你看咱這一用寶鈔,什么困難都能迎刃而解。”朱元璋摸了摸朱雄英的小臉蛋,心情非常不錯。 馬皇后卻再度有些無語。 她本能的覺得不對勁,但這種事讓她一時半會兒想,卻又怎么都想不明白。 只好換個想法,“你現在說的好聽,就不怕那蘇貴淵到時候,再給你講規矩?” “他敢?”朱元璋抬起頭。 “妹子,你看著吧,這種人咱可太熟悉了,看似實誠,規規矩矩,但那是識時務的!” “你看此次,他就能頂住胡惟庸。為什么?因為他知道,是咱讓他去寶鈔提舉司的,他就得聽咱的。” “更何況,這大明,咱的規矩就是規矩!” “再不要說,咱這次還給他得償所愿,不,準確的說,是得償所愿的所愿……” 馬皇后聽得納悶。 卻見朱元璋已經看向自己的寶貝孫兒。 “哎呀,說不定以后,咱的大孫就要乖乖去大本堂嘍。” “孫兒不去大本堂。”誰知,朱元璋剛剛說出來,就見朱雄英把頭就搖的像撥浪鼓一樣,“孫兒要去城墻上玩!” “這寶貝孫子,那城墻上風吹日曬的,不把伱小臉蛋給吹花了……”朱元璋刮了刮朱雄英的小鼻子,“那咱讓那個城樓小子,也去大本堂啊!” 刷! 朱雄英猛地睜大了雙眼,“真的嗎?皇爺爺!” “君無戲言!” “皇爺爺,你太好了!” …… 中書省。 胡惟庸回來之后,在中樞舍人愕然的目光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