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到這話,那婦人嘴角的笑意更明顯了,連帶著多了幾抹眼角的皺紋。 可她欣喜應和的聲音還沒來得及發出,正卡在嗓子眼呢,便聽到姜秋澄再次出聲說道。 “記得祖母還在的時候和我說過,有個堂姑嫁到了隔壁的隔壁村來著,早些時候家里收成不好,還有來找我們借過糧食,噢對了,好像還帶走了一只老母雞,說是要拿回去下蛋。” “那個時候祖母身體尚佳,還能自己下地勞作,谷物瓜果家中也還有盈余,便幫了對方一把。對方早些時候還說呢,等收成一好便把東西連本帶利地還回來,還要再送我們家一只大鵝呢!可一轉眼好些年過去了,不僅鵝毛沒見到,連我們外借的東西也沒還回來。” “堂姑我記性有點不好,不知道祖母說的這個堂姑是不是你來著,好像是吧,畢竟我也不記得其他的堂姑了。那你今日來,是打算還了當初借的糧食,順便給我添點嫁妝嗎?” 姜秋澄語氣誠懇,神情更是單純認真,仿佛只是在陳述一件很普通的小事而已,全然不顧那婦人略顯尷尬的神情。 那婦人的眼神閃躲著,似乎在迅速地搜索著回憶,試圖找出相關的記憶。 片刻后,她有些不自然地辯解道。 “哎喲,你這孩子怎么小小年紀就記性不好呢,我何時有找你們家借過什么糧食呢?定是時間長了,你記得混了,興許是你另外的一個堂姑。” “我們自個家的日子雖然不算大富大貴,可也是有滋有味,吃飽穿暖還是不愁的,犯不著去借糧食,定是你記錯了。” 婦人一邊磕磕絆絆說著話,一邊伸手攏了攏鬢邊散落的發絲,狀似“不經意”地露出自己手腕上那包著薄金的鐲子。 王媒婆向來對這些黃白之物很是敏銳,見對方顯露財富,便探頭打量了一下。 發現不過是個唬人的撐場面物件,便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角,眼神中也帶上了幾分輕蔑。 說話都不自然地顛三倒四了,還擱那狡辯呢。 本以為自己誆騙無知少女嫁人掙說媒錢已經有夠缺德了,沒想到還遇上了對方打算把人吃干抹凈的親戚,還真是臥龍鳳雛齊聚一堂。 有了參照物的襯托,王媒婆都覺得自己也不算太黑心,這錢掙得也沒有那么燙手了。 看著對方這不自然的神色,姜秋澄心中便覺得好笑得很。 實際上壓根沒有她說的這么一回事,都是她剛剛胡編亂造的,還熱乎的謊話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