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要這道理是叫天下蒼生過的好,大世太平,就是好道理?” 王和甫聞言,欣慰一笑:“你的天資確實很高,你要如此理解,也是可以的。” 在他看來,所謂大罪,皆在一線之間。 是黑是白,由內(nèi)閣說的算,由大勢說的算。 只要自己在朝堂一天,此案就有翻的機(jī)會。 王和甫撫須而笑:“直到看到了你,我才有了些想法,或許現(xiàn)在還太早,不過遲早有實現(xiàn)的機(jī)會。” 陳恪請示道:“陳某該如何做?” “你什么也不用做,好好讀書就行了,文圣一脈浩然盛大,未來你的官途將會順暢無比。” “陳某知曉了。” 陳恪從王家府邸出來的時候,還在思考之前的那番話。 既然善惡皆是自己判斷的,無需迂腐的遵從,所謂真正的道理,能不能成為道理,皆在我心。 豈不是說,只要吾性自足,人人皆可成龍,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圣人。 畢竟我心即是理。 陳恪目光瞪大,兩只手巴掌一合,好似悟到了什么一層虛無縹緲的東西。 可是若要描述出來,又十分的浩偉巨大。 需要回翰林院好好總結(jié)一番。 想到這,腳步匆匆起來,直到路過雷池道院的時候,看到了兩位熟悉身影。 一青一白,長裙飄飄,皆戴斗笠。 “陳恪見過兩位神仙姐姐。” 他上前打了個招呼。 青衫女子拍了下腦袋,想起來,輕笑道:“我記得你,你是城隍廟的那個窮酸小儒生。” “青兒,不得對先生無禮!” 白紗女子呵斥之后,對著陳恪極為客氣道:“你是文圣一脈的弟子吧,我乃玲瓏宗玉玲瓏,久仰先生大名。” 她看出此人氣息浩然,悠揚(yáng)綿長。 顯然已經(jīng)不是當(dāng)初那個小儒生,而是一位君子。 這位文圣新收的弟子,整個帝京傳的沸沸揚(yáng)揚(yáng),基本上沒人不知道的。 陳恪也沒料到白衣女子會如此客氣,有些不適應(yīng),還是問了聲好:“我確實是先生座下弟子,不過只是記名弟子,兩人不必如此客氣,我觀二位可是剛從道院之中出來?” “正是。” 玉玲瓏微微頷首。 “剛從祀堂上香出來。” 陳恪算是了解了。 大炎王朝的仙家勢力,會不斷跟王朝官府打交道,以各種方式換取那些靈氣相對充裕的山清水秀之地,然后打造成一方福地,例如各種云海島嶼、空中閣樓和仙峰蒼海,然后招收弟子,恩澤永存,綿延百年。 綿延百年的基本條件是香火不斷,香火一方面是靠人才引進(jìn),另一方面則是在王朝之中的影響力。 所以大多王朝往往會利用這一點去牟利斂財,派發(fā)一種特殊貨幣,名為神銅,買賣山頭,有些隱蔽山頭里面就會出現(xiàn)福地洞天,皆是古人留下來的。 王朝需要這些仙家勢力給自己培養(yǎng)出足夠多的人才,也不會割的太狠,彼此之間有一種微妙的平衡。 而那些山水正神也是一樣的道理,需要那些人間神邸守衛(wèi)自己的疆土,免遭歹人霸占。 大炎敕封山水正神,為神邸立廟,并非朝廷一意可決,受封者大致分為三種。 一是山水當(dāng)中有妖魔作亂作惡,實力強(qiáng)勁,朝廷會招撫,若能商議妥當(dāng),就能成為助力,妖蛟為廟,精怪為廟,為一方土地降雨,比如龍王廟,土地廟。 二是地方賢德,有頌揚(yáng)千里的大人物,生前凝聚了民心愿力,受到了一方天運(yùn)認(rèn)可,朝廷會追封立廟,記錄在地方縣志上,代表官身,青史留名,只要有人記得,就可以存在許久,綿長悠久,比如城隍廟和文昌閣,金身寺廟。 三是天生成精,洞天福地自身孕育的,力量之強(qiáng),可掌握一方天地大勢,即使沒有朝廷,也能掌握一方氣運(yùn),比如大江之中的水神。 此時的雷池道院之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