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方彥應了一聲。
醫療小組這邊招人,門檻確實要比醫院的門檻高,而且名額也少,畢竟醫療小組現在還沒有駐地,上一次預備小組的成員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
但是招人也是勢在必行,不能每次都在各大醫院招人。
之前醫療小組還只是省廳的醫療小組,各大醫院還是愿意讓自家醫院的醫生進醫療小組的。可現在,醫療小組和預備小組明確是在給福生堂中醫藥研究基地培養人才,各大醫院自然不愿意了。
福生堂中醫藥研究基地如果真的按照方彥的預想來,那可算得上是現在各大中醫醫院的競爭對手了。
這兩天方彥的講課內容在網上吵的很兇,有李景賢和趙嘉學、周謙之、薛坤陽等大佬都下場了,甚至還有外省市的一些專家教授也下場了,但是慶州省這邊,各大醫院幾乎是沒有專家下場的。
畢竟福生堂中醫藥研究基地威脅的首先就是慶州省這邊。
甚至省中醫藥大的領導已經找黃正良談過話了,希望黃正良能夠回學校或者回醫院,只不過被黃正良拒絕了,而且這件事黃正良也沒有對誰說起過。
所以說,有些事,阻力不僅僅來自于西醫方面,就中醫而言,傳統中醫和新派中醫也是有分歧的。
不過醫療小組要在省中醫藥大學和省醫科大招人,學校是攔不住的,也不能攔,而且還要配合。
畢竟福生堂中醫藥研究基地屬于省廳的項目,而且現在省廳什么情況,明眼人都知道,董齊輝都知道大勢所趨,其他人不可能不知道。
當然,這個大勢所趨只是局限于慶州省,這一點從石克難擔任省廳領導就能看出。
“我晚上回去看,到時候給你意見。”
回到福生堂,方彥就打開電腦,查看林江宇發來的筆試題目。
醫療小組招人,首先看的就是醫學生們的思維,特別是在面對病癥的時候破題的思路,題目的難度并不大,但是一定要有代表性。
應屆畢業生因為還沒有進入醫院,受到的影響其實并不算大,思維方面糾正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其次就是看潛力,學中醫天賦確實很重要,這一點毋庸置疑,沒有天賦,第一關可能就過不去。
了解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并沒有像西醫那么準確的標準,更主要的還是看醫生的判斷和感覺。
就比如說切脈,沒有那方面感覺的人,可能一輩子都入不了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