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你的妙計成功了,你三哥我回家都得兩腿哆嗦,一下子帶回去這么多東西,媽鐵定生氣。”秦良小聲嘀咕,無奈嘆氣,“遇上你,我算是沒轍,栽了。” 老媽要是看見他不但讓妹妹妹夫買了新自行車,還帶回了妹夫給的聘禮,外加一大包布匹,指不定要怎么追著他修理。 想起那樣的畫面他都兩股戰戰,老媽要是生氣打人,絲毫不會手軟。但愿她看在妹妹孝順的份上,下手輕些。 沈晨鳴開著車帶著秦良和秦雙雙去了縣里唯一的運輸公司。 公司經理姓譚,叫譚政,一位三十多將近四十,一身正氣凜然的國字臉男人。 沈晨鳴幾年前來海市執行任務時認識的他,兩人比較談得來,算是忘年交。后來譚政轉業,回了老家縣城,分到了運輸公司。 運輸隊的司機大部分都年紀比較大了,適合跑長途的越來越少,他就想著要補充新鮮血液。要在以前,運輸公司多的是子承父業來學開車當司機的。 自打計劃生育政策下來,許多人的心思都變了,不愛把孩子送來學開車,覺得跑運輸不安全。 其實安全不安全得看個人的能力,并不是千篇一律,有些人不這么想,寧愿讓孩子去干別的,也不愿意當司機干運輸。 這事不確定因素太多,危險系數太大,家里老人都舍不得。 譚政隨口跟沈晨鳴抱怨了幾句,沒想到他就給自己領了個人來學車。瞧著眼前的秦良身材高大魁梧,手上力氣不弱,他就歡喜。 這樣的人適合當司機,大貨車的方向盤把握得住。 八十年代,貨車的方向盤都是不帶助力器的,全是機械轉動,一般沒什么力氣的人,真的連方向盤都扳不動。 貨車司機,大部分都是大高個子,小個子人家根本不要。 秦良不是運輸公司的人,按理他來學車是違規。 譚政直接將秦良安排在自己名下,算是他家親戚,特招進來的,還安排了一位姓何的老師傅帶著。 何師傅家里沒兒子,生了三個女兒,都出嫁了。早年間干運輸出了點小事故,加上年紀大了,被分配到公司的培訓部門。 這時候還沒有什么駕校,運輸公司要招司機,都得跟著老師傅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