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說明你這個人講信用,人家不怕你不給錢。” “咱不是那樣的人,不給錢說不過去。”秦木滿臉真誠,實話實說,“大家都是出來混的,都不容易。掙錢是重要,人的臉面也重要,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我不做那逃債的,也能理解被人逃債時心情有多不好,我在老家搞批發,被逃了不少。 還是妹妹給我出的這個主意好,專門做零售,根本不會存在逃債不逃債一說。 早上進的貨,晚上賣了就能看到錢。嘿嘿嘿!掙了多少,立馬就能知道。” 沈晨鳴的臉上跟著露出笑容:“是,你妹妹的確是個很聰明的人。干別的,你不一定合適,沒干過,很容易虧錢。 開商場不一樣,你以前搞過批發,再撿起來,熟門熟路。” “沒錯,我搞這個商場,除了生鮮,電器需要操心,其他的全都不用操心,都是以前干過的,順風順水。” 說起生鮮,沈晨鳴給秦木提了個建議:“這一塊你先自己去進貨看看,好干就去郊區找人承包農民手里的菜,把他們種出來的全都包下來。這樣省得東跑西跑地去進貨,其他的也是一樣,找人承包,要不將這一塊全交給他們,你多少抽點。” 聽完,秦木笑著打趣:“不愧是夫妻倆,說的話都差不多。等商場開起來,我就去周邊打聽打聽。” 兩人聊了好一會兒,沈晨鳴才開車回家。 到家后就開始寫信,先找四個人,寫了四封信,信里留了電話,讓他們接到信就打電話給他。 不管能不能來,都打個電話。 沒幾天,四個人都回了電話,有三個愿意來,一個說來不了。 他又給別人寫信,最后敲定了。 秦雙雙這個學期開始是正式老師,課程安排沒變,工資變了,比試用期多。 她很開心。 家里的三個寶也在茁壯成長,秦爺爺和沈老爺子多了一件事,時常趁秦江在家,去秦木正在籌備的商場里轉轉。 有時候還會帶著大院里的許多人一塊兒去,那地方方便,好幾路公交車直達。 每次看見他們來,秦木都熱情招待,領著他們參觀商場的布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