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是,張大哥,是不是弄錯了,這個許琛是誰,怎么全是他。”雀斑姑娘緊盯著紙,懷疑自己看錯了,揉揉眼睛,沒錯。 眉毛下沉,臉色不快,柔聲質問:“張大哥,你是知道規矩的,除了我們棚里簽約的音樂人,不能從外面找人的。” “小陳,這個許琛不是外人,就是他。”張亞侗指著許琛,聳聳肩:“棚里的規矩我懂,不過錄歌人自己都會,就不麻煩外人了。” “什么,怎么可能,這么多,他自己全都會?” 小陳脫口而出,緊盯著許琛,視線里,許琛白色衛衣,帽領線頭外翻,牛仔褲洗的發白,頓時懂了,哪是都會啊,就是窮。 公事公辦,一點笑臉都沒有:“張大哥,可以了,一會老師就來。” ………… “老張,這姑娘咋這樣?”黃博回頭看,姑娘趴在柜臺上睡覺,不說是上班,還以為休假呢。 “小陳人其實不錯,就是勢利眼,老許斷了他財路。”張亞侗轉頭看許琛,許琛嘴角淡淡微笑,難能打趣調侃:“歌手找錄音棚介紹樂師,棚里從中抽成,老許一個人全干了,這是一分錢不讓他人賺啊。” 許琛笑道:“我這叫騎上酒吧,該省省,該花花。” 百花深處錄音棚名不虛傳。 長長的走廊,分散了不小錄音室,棚子里很安靜,墻上不少明星照片。 許琛留意了一下,明星照片都是按照地位排的,都說圈里論資排位,沒想到小小的錄音棚就是小江湖。 走廊盡處,推開門。 一大一小套間,外面是錄音設備,里面是音樂器材。 吉他、大鼓、鋼琴、馬頭琴…… 應有盡有。 “老許,這個錄音室是王妃一個人用的,時間沒限制,想錄多久就錄多久。”張亞侗推上電閘,燈光通明,儀器散發著金屬的質感,看上去就高級。 黃博劉姥姥進大觀園,他一輩子,就想進錄音棚,以前沒機會。 到處瞎看,一下摸吉他,一下摸鋼琴,問:“老張,其他錄音室難道有時間限制,不錄完就趕著走,店大欺客啊!” “何止趕著走,上次一個小歌手,走關系進來錄,錄一半來了個圈子里的大佬,小歌手一個字不敢說,直接讓出錄音室。”張亞侗嘴角嘲諷:“大清亡了一百年了,這些人還以為自己是皇親貴胄,老許,你說華語歌壇到了不變就死的地步,我看是這些皇親貴胄早該死了……” 張亞侗憤青的咒罵了兩聲,說:“老許,你目前沒有公司,想要出頭,專輯就要精益求精,真的不考慮請專業人員?” 張亞侗有點擔心許琛受挫折,第一張專輯失利,一蹶不振,從此怨天尤人,懷才不遇。 這樣的人,北平城可太多、太多了。 華夏目前不叫娛樂圈,叫“文藝圈”,或則說:“京圈。” “京圈”都是些什么人,大院子弟、滿清遺老…… 老張怨氣沖天,許琛能理解,他北漂幾年,如果不是搭上竇惟,張亞侗睡地下室呢。 “老張,我先試試,如果效果不佳,我在請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