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7月1日,全華夏幾乎所有人都在收看晚會直播。 相較香江人的“粵語”歌曲,許琛一個內地年輕人慷慨激昂的普通話歌曲,真正抓緊了內地觀眾的心尖。 除了歌曲好,許琛長相俊俏,家里小輩科普一下年齡…… 豁! 好家伙,一個剛滿18歲的小伙子,就把歌唱到香江的舞臺去了,更何況,這歌太攢勁了! “如愿”說白了,就是老中青三代的故事,風風火火年代過來的,誰不能聽出點“心酸”、“感動”…… 如果說許琛“傳奇”以前只是流傳廣泛。 那么。 現(xiàn)在他真正突破了次元壁,內地觀眾真正記住了一個歌手…… 這個歌手叫許琛! 如果說內地觀眾純粹是“與有榮焉”。 那么,唱片從業(yè)人員算是狗鼻尖嗅到了“肉味”。 首先是“音像店”的從業(yè)人員,許琛6月有多火,“音像店”最有發(fā)言權,套用南方渠道商擲地有聲的一句話:“特娘的,現(xiàn)在是賣專輯嗎?錯!現(xiàn)在是特么麻袋裝錢,這個時候不大把賺錢,想把市場丟給那些孫子嗎?” 現(xiàn)在。 許琛的獻唱,“專輯”的“獻禮”得到官方認證,“傳奇”的傳唱率傳播到鄉(xiāng)鎮(zhèn),“音像店”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除了“音像店”。 歌壇的從業(yè)者則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香江、寶島歌壇還好,許琛的影響力鞭長莫及。 內地歌壇則是“談許色變”。 6月前。 內地華語歌壇中生代當之無愧的“一哥”是孫難。 難哥真難。 作為內地中生代“一哥”,只要有新人出道,就沒有不想拉下下馬,畢竟“一哥輪流坐,今年到我家。” 不過孫難很穩(wěn),從1989年出道,發(fā)行第一張新專輯“寫不完的愛”,到1992年作為“華夏十大歌手”出訪香江。 他的中生代“一哥”位置穩(wěn)如泰山。 內地“一哥”坐久了,孫難很想試試“華語歌壇一哥”,1993年香江出道,1996年落敗逃竄。 香江不行,難哥1997年目標瞄準“馬來西亞”! 準備從“馬來西亞”發(fā)行專輯,全亞洲同步上線。 專輯定在8月,難哥錄完歌出來,助理神色凝重,告訴了他一個不好的消息:“難哥,你的內地一哥沒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