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98年。
寶奧歌壇崛起元年。
中生代李玟、張惠妹、任賢齊,放眼華語歌壇,都是叱咤風云的存在。
新生代王力宏、陶幾幾,徐懷鈺異軍突起,獨斷華語歌壇新生代。
望兩岸三地,寶島歌壇……
遙遙領先!
島媒趾高氣揚,言稱香港歌壇頹敗,大陸歌壇三歲啼兒,接代香港歌壇,執華語歌壇權柄者,還得寶島歌壇。
懷揣著志得意滿的心。
曾在香港歌壇擊敗四大天王的許琛,無可避免淪為了島媒的箭靶。
滾石傾巢而出。
島媒群情激奮,報紙連篇累牘,磕了藥一樣亢奮:【任賢齊專輯蟬聯3周銷冠,許琛遺憾敗北,折戟寶島歌壇。】
【香港蟬聯21天專輯銷冠許琛,專輯在寶遇冷,戰敗郭富城,敗北任賢齊!】
【任賢齊電視劇神雕俠侶,收視率突破新高,歌壇、影壇兩開花。】
【華語教父李宗盛、羅大佑:寶島歌壇的未來任賢齊!】
【執掌華語歌壇,寶島老、中、輕三代交相輝映,滾石的音樂經。】
【華納困局,潰敗東南亞,失利寶島,周建斌兩難抉擇,押寶許琛恐釀大禍。】
寶島歌壇媒體語不驚人死不休。
寶島歌迷。
卻享受著難得的盛夏假期。
生在90年代華語歌壇。
他們無疑幸運又痛苦。
幸運。
有數之不盡的好歌,百花齊放,風格迥異,簡直就是音樂發燒友的饕餮盛宴。
裁縫?
不存在的,擺爛的華語歌壇,在當下歌迷眼里,就和曹氏蓋飯一樣……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痛苦。
兜里沒幾個錢,總積贊不夠買專輯。
90年代的群體印象。
就是盛夏悶熱,青春糅著汗水和荷爾蒙的味道,一群人圍在收音機前,邊聽歌,邊抄寫歌詞。
能完整擁有當紅歌手專輯歌詞的強者。
整個十一中。
不。
整個臺北國中,都是鳳毛麟角、備受矚目的頂級大佬!
窗外。
知了拼命叫。
盛夏的風中,都帶著燥熱。
林葭坐在電視機前,對著身旁同學,雀躍叫:“太棒了,終于能看了,琛王到寶島都兩天吶,竟然一個節目都沒有!”
“可惡,我王駕崩了嗎?”
“陛……呸,小葭子,你說你姐姐有琛王親筆簽名專輯,還有琛王簽名海報,還有琛王合照!到底真的假的!”
墻頭草忍痛說:“趙星星說他哥有任賢齊親筆簽名專輯,我沒有去吶,你不要騙我啊。”
“切~瞧伱那樣。”
小葭子撇著嘴。橫眉瞪著:“任賢齊怎么能和我王比較,銀河以北,我王最美!”
墻頭草嘟囔:“那他們不是唱歌的嘛。又不是選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