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六章 和呂布的第一次-《詭三國斐潛》


    第(1/3)頁

    斐潛猶豫半響,然后向李儒一拜,“實不敢違言師長,請郎中令見諒。”——此時的李儒已經官拜郎中令。

    李儒淡淡的說道:“是不敢,亦或不能?”

    斐潛的選擇其實沒有錯,畢竟蔡邕是自己的老師,不管如何,在人背后議論是非都不是一個君子所為,更何況是論及自己的師傅,因此斐潛將“不敢違言”其實有三個意思,一個是表示自己不方便論及師長;二是說蔡邕也是清流一員,自然會有一些言論;第三就是暗含“不敢”表示蔡邕最多也就是說說而已,并不敢怎么樣……

    沒想到李儒眼皮子都不眨一下,立刻就完全理解了并反問說是“不敢”還是“不能”,表面上是問斐潛,實際上還是問蔡邕。

    這下就把斐潛逼到死胡同里了,不敢和不能都完全變了味,現在再回答那個都不好,又不能不回答,斐潛忽然急中生智想到一句話,便向李儒拱手道:“所謂可而有否焉,其否以成其可;所謂否而有可焉,其可以去其否。”

    這是左傳里面晏嬰論和與同的話,斐潛說這句話的關鍵是左傳里面的這句話接下去的那句——“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

    這段話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大臣晏嬰和國君討論“和”與“同”的一段話,在這段記載中晏嬰表示“和”與“同”,表面上看起來很相似,但在實質上,又完全不一樣。

    同,是絕對的一致,沒有多樣性,因此,它代表了單調沉悶,它也沒有內在對活力和動力,不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東西。

    和,卻是相對的一致性,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種不同的矛盾通過相互調節而達到的一種平衡狀態。因此,它保留了各個因素的特點,又不彼此抵消,是一個具有內在活力、生命力的整體。

    斐潛用這句話來說明現在的情況,又在原話里面故意隱去了“君臣”二字,表示并不是談及漢少帝和董卓,只是用來表述但凡每一件事情都肯定有贊成的,有反對的人,就看如何取舍了。

    如果按照后世的說法,就是那句名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或者更簡潔一些——和諧。

    斐潛言下之意就是我師傅蔡邕和我,都是你李儒可以團結的對象,是可以和諧相處的,我們并沒有什么所謂的“爭心”……

    李儒聽完,忽然微微一笑,“善!汝師授汝左傳,果然相符!”

    斐潛到也不客氣:“謝過郎中令夸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海林市| 临潭县| 介休市| 江川县| 芜湖县| 宝丰县| 黑水县| 临江市| 资中县| 房山区| 固镇县| 拜城县| 天门市| 昂仁县| 大丰市| 云和县| 贵州省| 射洪县| 六安市| 盐城市| 万荣县| 安图县| 黑河市| 德江县| 淮北市| 杨浦区| 唐海县| 万山特区| 延寿县| 鄱阳县| 双牌县| 嫩江县| 衡东县| 清水县| 石屏县| 南江县| 岫岩| 晋江市| 禹城市|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