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花溪村里有一棵大槐樹,在河邊的石橋外。坳口風大,樹冠也大,下方擺放著幾塊平整的山石,平常村人累了、熱了、渴了,常會坐在樹下閑談。 這兩天的大槐樹,尤其熱鬧—— 韋將軍槍挑二美,李太后小而下垂。 馮娘子善意施恩,兩姬妾后宅亂性。 韋將軍酒后失言,李太后長須黑痣。 李太后守寡三年,養(yǎng)面首穢亂后宮。 一開始是流言,傳著傳著,就被人編成了各種葷素不忌的趣談,在民間廣為流傳…… 炎炎烈日下,韋將軍和李太后也算為戰(zhàn)亂中勞苦耕作的農(nóng)人,增添了一些快樂。 只有駱月和邵雪晴,死的心都有。 高枝沒有攀上,如今進退兩難。 午食時,馮蘊沒用兩口就放下了。 流言愈演愈烈,她得在這燃燒的烈火上,再澆一桶油。 “小滿,過來。” 小滿喜滋滋地走近,看著一身碧荷色寬衣的女郎,清涼涼的,好看得像仙女下凡,很惹眼睛,不由就親近過去。 “女郎有事吩咐小滿?” 馮蘊朝她勾了勾手,“附耳來聽。” 午食后,知了叫得人心煩意亂。 小滿撐著傘,戴著帷帽去大槐樹下走一圈。 聽到村民議論,她也加入進去,低低說了兩句: “那韋將軍做面首不講規(guī)矩,睡太后還說太后的不是,要不了幾日,朝廷就該派人來殺他的頭了。” “別看韋將軍在咱們村里橫行霸道,到了太后跟前,就跟那老鼠見到貓似的……” “以色事人的東西,太后還不是說殺就殺。” 村人交換著眼神,又是興奮又是害怕。 于是—— “李太后要殺韋錚的頭,中京的傳旨官馬上就到”的消息,又一次不脛而走。 小滿高高興興回來,發(fā)現(xiàn)女郎在專心作畫。 她一時不解,偏過頭去看,當即紅了臉。 那畫…… 很不正經(jīng)。 居然是一個袒露胸襟的女子,云鬢高聳,媚眼如絲…… 小滿捂住眼睛,“女郎為何畫這個?” “閑來無事,找個賺錢的門道。”馮蘊當然不會告訴她,這便是遠在中京那個李太后的模樣,而這副堪比活春宮的畫,惟妙惟肖,連那顆獨特的黑痣都沒有落下,很快就會成為她馮蘊的傳世佳作。 到時候李太后看到它,也可以一眼認出自己來呢。 — 夜里村莊寂靜,狗吠聲都沒有,馮蘊心情極好,睡到大天亮才想起今日要做的事情。 她起床吃罷早食,去了灶上。 餡是廚娘早上起來剁好的,馮蘊親自調(diào)料,青菜素包和豬肉餡包,大火上鍋,很快就出籠了。 小滿在旁邊伸長脖子等著,被韓阿婆敲了一下腦袋,這才咽著唾沫去拿食盒。 馮蘊叮囑廚娘,“明天吃包子,大家都有。” 廚娘喜滋滋的應了。 韓阿婆看她全然不知道節(jié)省過日子,又是好一番嘮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