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無數的問題,馮蘊也不知答哪一個。 只是笑著走過去,隨意寒暄。 緊接著,就有人談到更為實際的問題。 “里正娘子,明年你家種稻子育苗,也教教我們吧?” 樸實的愿望都建立在當初的不信任上。 因昨年大雪耽誤了農時,馮蘊特地燒了溫室來育。 育種的時候,她其實讓什長和伍長挨家挨戶都通知過的。 楊什長甚至親眼到她莊子的育苗房里看過,但也沒有照著執行。 于是,只有她家趕上了種植期,及時將選種后的秧苗下田,蝗災的時候,她家的田里鴨子又是最多的,受災情況稍好,稻子收上來,她家的收成能比普通人家足足多出兩倍…… 災荒年間,糧食是一家老小的嚼頭,是一家人的命。 看著那粒粒飽滿的稻子,村里人早就后悔了。 私底下,大家都說往后里正娘子說什么,他們就怎么做,她怎么干農活,他們就跟著她干…… “里正娘子,為何你田里的稻樁留這樣高?樁子太高,不利于還田呢……” 馮蘊笑了一下。 “我家收得早,就留得高一些。” 便有人問:“留這么高是有何用途?” 這是馮蘊專門留的再生稻。 她早就已經發現,阿母書里所寫的東西,大多都超越了這個時代,在此之前,她也聞所未聞再生稻的事。 她本是奔著試驗的目的,而且村里人的收割時間遲,只怕趕不上季節,她便沒有說這事。 眼看眾人好奇,她尋思一下,借著機會將再生稻的事情,講解了一下。 “稻子收割的時候,不要傷著稻樁,留足至少九寸的矮樁,再施肥保水,矮樁側芽就會分蘗,一個月左右即可以抽出穗子,兩月便可成熟,到十月,就能再收一季稻子了。” “再收一季?” 村人的臉上滿是震驚。 “稻子割一茬便沒了,哪里還能再生?” “里正娘子不是玩笑嗎?” 馮蘊微微一笑,“大家靜待我家的再生稻收成,明年再決定要不要效仿……” 明年? 聽到這個,就有人不樂意了。 “為何我家不能?” 馮蘊道:“因我下苗早,收割早,且前期已有準備,重施基肥……” 她說著,撿起地上的一根稻草,示意眾人來看。 “你們拿我家的稻子回去比較一下,我家的稻珠要肥實高壯許多。前期養好了苗,才能為再生積蓄力量。否則,就算留樁再生分蘗,也難有收成……” 眾人臉上都流露出失望的情緒。 雖然他們不太相信稻子可以再生,但里正娘子家這么做了,要是真的可以收二季稻,那他們豈不是吃大虧了? 少收一季。 大多數人都能理解,畢竟苗情不同,也不可能完全效仿里正娘子。 但仍有少數人,因為得不到好處,就開始生出埋怨。 “要是里正娘子早說稻子再生,我家也早點下田,早點收割……” “對啊。不過能不能再生尚無定數,還是看看再說吧。” 人群里小小的議論聲,馮蘊聽不見。 卻可以猜測,總會有人心生怨言。 她不多說什么,朝眾人頷首而笑,離開了稻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