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閱兵震朝野-《亂唐》
第(1/3)頁
第二次演練比第一次強了許多,團結兵步卒們基本上可以做到不喧嘩嬉鬧,但隊伍行進總是跑偏,無論如何都捋不直。
這將秦晉急的不停抓耳撓腮。鄭顯禮一直在側旁觀,他是**傳統陣戰的擁躉,對這種花里胡哨的法子并不以為然。在他看來,行軍打仗大開大合,若是步卒硬戰廝殺,陌刀兇狠鋒利,斬敵首級。若是騎兵,便當長途奔襲,迂回進擊,攻敵不備,攻敵軟肋。
似秦少府這種笨拙的死戰硬拼,實在不是為將者當效仿的楷模,否則隨便一個阿貓阿狗都可以領兵作戰,比的不是戰術奇謀,卻多是拼人命了事。
誠然秦晉的這種笨拙戰法在新安打了幾場硬仗,大敗安祿山叛軍,但那是特殊地形,特殊情境所產生的結果,如果不是新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果不是敵攻我守,孰勝孰負還未可知呢。
**不可能永遠采取守勢,一旦時機成熟,必然會轉守為攻,將來國勢再盛還要開疆拓土,同樣要以進攻為主。那么,這種運動遲緩,攻擊笨拙的方陣戰術,勢必將會失去了用武之地。
所以,在鄭顯禮的心中,秦晉只是善守之將,他的兵也都是善守之兵。而在弘農郡以及陜州、澠池一線的歷次戰斗中,制勝的關鍵也均非這種方陣戰術,所利用的還是奇謀巧記。
一言以蔽之,秦晉以此法取悅天子可也,推廣于軍中則弊大于利。
鄭顯禮并非因循守舊之人,他也從這種隊列方陣李看出了一些門道,若是使這種方陣之兵假以時日,練的整齊劃一,一臂動而千臂動,一腿踢而千腿踢。的的確確是上佳地禮儀之兵,譬如應對三日后的天子閱兵。
就在鄭顯禮一言不發,不斷腹誹著方陣練兵之法的同時,秦晉也在苦苦思索著有什么法子,用到這些團結兵身上能夠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少府君,太難為人了,讓俺們走直線,便全是曲里拐彎的,干脆讓俺們就曲里拐彎的走,說不準還能走成直線……”
契苾賀的抱怨讓秦晉眼前突的一亮,對呀,如何自己就忘了這一招。前世軍樂隊隊列訓練時,不也曾在地面上以白灰劃出數條直線或是弧線,以讓隊員們按照灰線行走。如此一來既節省了訓練時間,又走的更加合乎規范,真真是一舉兩得,立竿見影的法子。
于是,秦晉立即命人去弄來幾籮筐炭灰,在校場的雪地上劃出了一道道筆直的線條。如此折騰一番,進行第三次演練時便已經接近黑天。然則,辛苦沒有白費,六個團的方陣隊列此時已經走的有模有樣,借著漸濃的夜色掩蓋,遠遠看去還真有幾分齊整畫一的味道。
三日時間轉瞬即過,到了天子閱兵的日子,團結兵上下每個人都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與緊張,就算當初在新安最危急的關頭,與胡兵拼死一戰時也沒這么緊張。
那可是當今天子親自檢閱驗看,試問要祖上修多少德行,才能有如此福分?不少人興奮的議論著天子樣貌,甚至還有人異想天開的憧憬著,“天子說不準能記住咱的模樣,將來生了娃,也好跟他說,阿爺曾經和天子照過面呢!”
團結兵們立即報之以哄笑,說他異想天開。
說起來,最緊張的還是秦晉,自打到了長安,他便一頭扎進禁苑兵營,一刻不停的想著如何把這些烏合之眾練的看起來還算有板有眼。
從現在開始,命運的主動權就不掌握在他的手中,一則要看麾下四千人的表現,二則要看天子李隆基的心情。也許天子的心情更重要一些吧,秦晉又暗暗想到。
團結兵們身上所穿的都是禁軍衣甲,比之以往粗破的團結兵號坎,又有天差地別之遠,整支隊伍的精神面貌一樣不可同日而語。
最先抵達禁苑的是大臣們和大批的宦官,其間車馬粼粼,禮官們上上下下的安排著所有人的站位座次。
“秦少府請隨奴婢來!”
引導秦晉以及麾下四千兵馬的是一個內廷宦官,叫張輔臣。
由于邊令誠的緣故,秦晉對宦官的感官甚惡,最初還擔心宦官張輔臣會使小動作,但接觸幾次下來后,他便又有了新的發現。并非所有宦官都是壞的流膿冒水,比如這個張輔臣,此人便是難得的忠厚老實之人,不論什么事都做的規規矩矩,謹小慎微,而且在態度上更是恭謹謙卑,動輒自稱奴婢,絕沒有半分飛揚跋扈,狗仗人勢之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保靖县|
巢湖市|
铜梁县|
祁阳县|
南京市|
嵊泗县|
天祝|
东明县|
黔南|
阜宁县|
元氏县|
宜宾县|
介休市|
无棣县|
车致|
武隆县|
农安县|
武陟县|
察雅县|
滦平县|
绵阳市|
江口县|
清水河县|
临海市|
新密市|
兴山县|
桐庐县|
隆昌县|
洞口县|
余庆县|
靖西县|
长治县|
宝应县|
磴口县|
陇南市|
冕宁县|
文登市|
桦南县|
德令哈市|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