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她們嬌嬌軟軟是因為長得白,腰細,樣貌姣好。
只那頭發扎成馬尾高高束在頭頂,顯出幾分英姿颯爽來。
她們的騎裝樣式雖簡潔,但花樣綺麗華美,獵獵火紅如同艷陽高照。
少女們騎著的馬兒,在宛國馬面前,也是跟人一樣顯得小巧玲瓏。
這四個少女有兩個十四歲,一個十五歲,最大的十六歲,都是傅傳意將軍的孫女,也是傅小將軍傅青松的幾個侄女。
傅家的女子上從祖母算起,下到孫女甚至曾孫輩兒的女子,幾乎個個都愛舞槍弄棒。
她們常著騎裝混在軍營中與士兵一起操練,尤擅馬術。
傅家軍士兵與馬配合得好在軍中是出了名的,這正是傅傳意將軍的夫人賀氏的功勞。
馬球是騎在馬背上,雙手用長柄桿拍擊木球的一種運動,也是軍中專門用來訓練人馬合一的手段。
傅家女子們最初只是愛玩,后來是因為不愛女紅,不擅琴棋書畫,被京城貴女嫌棄,就干脆不來往,關起門來自己打馬球找樂子。
打著打著,就打精了。比如上場的這四個姑娘,別看年紀小,可人家打從能走路起,就打馬球玩。
可以說打馬球這種運動,對傅家女子們而言也算刻在骨子里的技藝。
在列國下戰書那會,時安夏就想到了宛國有可能會在馬術上刁難,是以必須要往馬球上引。
因為單斗馬術,根本斗不過宛國好馬。只有打馬球,除了馬好外,更重要的是戰術策略,默契程度,以及個人能力。
這就是明德帝一聽坦魯提出“馬上功夫”時,立刻就扯出馬球的原因。
時安夏初時是準備用女子迎戰宛國男子,輸了不難看,贏了至少能在家門口揚眉吐氣一把,壓一壓對方的傲氣。
只是沒想到對方會送幾個婢女來侮辱明德帝,最后造就了如今的場面。
這才是真正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天時地利人和。瞌睡來了敵人給遞枕頭,宛國還怪上道的嘞。
時安夏只給了傅家女子們一個命令,兩個字:拿下!
傅家女子馬球隊里的姑娘們,時安夏不說是個個熟悉,卻也差得不遠了。
這些都是陪著惠正皇太后御駕親征過的好姑娘。她重生回來,還沒來得及重新結識,現在契機就來了。
第(1/3)頁